1、七十年代,是物资匮乏的年代,粮票、布票、肉票、蛋票等,是生活在哪个年代的人,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2、王导说,当时的游客必须自备粮票,在出门前先拿着单位出具的出差证明,到粮管站把太原粮票换成全国粮票,否则在异地就要饿肚子。
3、本报讯(记者吴旖旎)“振华”旧式眼镜、摩电灯、粮票……昨天,北新桥二条社区活动室里摆满了居民们“淘换”来的老物件,活像个微型博物馆。
4、国家,发粮票、米票、面票、肉票是给非农业户的,农民户是种什么吃什么,要吃肉得养猪,猪养大了卖给国家,供销社给五斤肉票,可以到供销社买五斤猪肉。
5、走着走着,到了粮站门口,这是以前换粮票油票的地方,地址也保留了下来,从新装修过,现在还做粮油的生意,也卖农作物的种子。
6、更邪门儿的,像北京现在汽车分单双号上路,我收藏的广州市专用粮票中,居然有单月用和双月用之分。
7、粮食、肉类、副食品,很多生活物品,除了要钱,也还要凭票供应,再有钱没粮票的话,上街连碗面条都吃不到。
8、决策者忽视价格在国民经济中的调节作用,少用价格手段调节国民经济的不平衡问题,反而采用行政手段,如粮票、油票、菜票、肉票等票证。
9、再次回到区机关后,他的工作主要是接待红卫兵小将,发粮票,搞“斗批改”。
10、第二碗:1981年,复读,临高考了,班里有个同学不知从哪里“淘”了二两粮票,也想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