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ō

拼音
guō zǐ yí
注音
ㄍㄨㄛ ㄗˇ ㄧˊ

郭子仪的意思

词语解释

郭子仪guō zǐ yí

  1. 唐代大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叛将史思明。肃宗即位后任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先后收复长安、洛阳。因功升中书令又进封汾阳郡王。代宗时说服回纥统治者与唐联兵以拒吐蕃。德宗即位,尊为尚父,罢兵权。

郭子仪的字义分解

  • 郭 [ guō ] 1. 城外围着城的墙。 城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2. 物体的外框或外壳。 3. 姓。

  •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仪 [ yí ] 1. 人的外表或举动。 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 仪式。仪仗。司仪。 3. 礼物。 贺仪。谢仪。 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 仪器。 5. 法制,准则。 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6. 姓。

郭子仪造句

1、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大有关羽单刀赴会的遗风。

2、唐朝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大有蜀汉关羽应鲁肃之约单刀赴会的遗风。

3、郭子仪以豁达大度和深谋远虑,得以保全自己。

4、是日,郭子仪、李光弼及史思明战于嘉山,败之。

5、郭子仪率兵从卫州汲县杏园渡过黄河,向东到达获嘉,击败了安太清带领的叛军,杀死叛军四千人,俘虏叛军五百人。

6、可见郭子仪功高盖世,但他深知谁能一人打天下呢?官与钱不能都一人独得。

7、郭子仪在河北的辉煌战绩,扭转了唐军仓卒应战的被动局面,改变了整个战争形势。

8、而后辈的将帅没有能力弹压,势不得已,遂起用郭子仪出镇绛州(今山西新绛)。

9、李豫不敢怠慢,急忙提起朱毫,刷刷点点,笔走龙蛇,草拟了一道诏安圣旨,交与快马刘德彪,去追赶走了大半日的郭子仪大将军。

10、又过了几时,东京捷报说,贼将自西京败后退走保、陕,安庆绪遣严庄引兵助之,郭子仪等与贼战于新店,叶护引兵击其后,腹背夹攻,贼兵败走。

郭子仪的相关词语

【郭子仪】的常见问题

  1. 郭子仪的拼音是什么?郭子仪怎么读?

    答:郭子仪的拼音是:guō zǐ yí
    点击 图标播放郭子仪的发音。

  2. 郭子仪是什么意思?

    答:郭子仪的意思是:唐代大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叛将史思明。肃宗即位后,任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先后收复长安、洛阳。因功升中书令,又进封汾阳郡王。代宗时说服回纥统治者与唐联兵,以拒吐蕃。德宗即位,尊为尚父,罢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