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o

拼音
rú jiào
注音
ㄖㄨˊ ㄐㄧㄠˋ
近义词
孔教

儒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儒教rú jiào

  1. 儒家学派。又称“孔教”。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跟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参看“儒家”

    Confucianism;

引证解释

  1. 指儒家学派。又称孔教。 中国 历史上把 孔子 创立的儒家学派视同宗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

    《晋书·宣帝纪》:“少有奇节聪朗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
    《梁书·儒林传序》:“魏、晋•浮荡儒教沦歇,风节罔树抑此之由。”
    唐 王维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王礼尊儒教天兵小战功。”
    鲁迅 《坟·寡妇主义》:“我生以前不知道怎样我生以后,儒教却已经颇‘杂’了。”

国语辞典

儒教rú jiào

  1. 以儒家的学说教人。

    《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朱家传》:「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

  2. 儒家,或儒家的学说教义。

    《晋书·卷一·宣帝纪》:「少有奇节,聪朗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

    孔教

网络解释

儒教

儒教,跟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以“儒家思想”为最高信仰。尊孔子为先师后人为了与崇尚黄老列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区分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又被称作“圣教”,故孔子亦被尊为儒教圣教主。

凡是生活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各民族包括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如北方的辽、金、元,西夏及清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为国教儒教拥戴神权认为皇权至上。

据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考释甲骨文的儒,象人沐浴濡身之形。上古原始宗教举行祭礼之前司礼者必斋戒沐浴,以示诚敬。不仅证明了胡适儒最早是殷商教士是宗教神职人员的论点,也为儒教是宗教找到了证据。儒学是儒教推出的教学方法曾经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使用儒学教书育人、管理社会。“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相同也不同。三者都是儒教文化产物儒术;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存在儒教群体;儒教是一种信仰是儒家人的共同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加深认识。是宗教文化概念。

儒教的字义分解

  • 儒 [ rú ] 1. 指读书人。 儒生。腐儒。通儒(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儒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儒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2.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 儒家。儒教(即“孔教”)。儒士。儒术。儒学。 3. 同“懦”,懦弱。

  • 教 [ jiào ] 1. 指导,训诲。 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2. 使,令。 风能教船走。 3. 指“宗教”。 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4. 姓。 教 [ jiāo ] 1. 传授。 教课。你教给我做。

儒教造句

1、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佛教,而在教义与已相背时,中国人会说,“人定胜天”。中国人的信仰危机在于,经常改变信仰。林语堂

2、荣国府充满着强烈的儒教氛围,是儒教在人间的折射。

3、在清末儒者的自我意识中,儒教不仅是和基督教、回教、佛教等其他宗教是一样的宗教,而且在这些儒者看来儒教是中国的“圣教”。

4、“十博士”自称要重振“儒教”,而“耶诞节”属于“耶教”。

5、这个岁末,伴着毛诞,儒教声突然热涌,表面看起来是因为耶教,但深究起来,实不关耶教,而关乎官方,在乎官方处事的埋汰、乏智,这恰恰是30年去毛化的结果。

6、吴起母丧不归,背叛儒教,杀妻求将,此大逆不道之徒,虽有小功,我鲁国决计不可启用。

7、他们不可能不出入,实际上在他们骨子里头,儒教的心态还是很重的,但他又强调这不对,他要改。

8、他依据华严宗圆融无碍之说,着力提倡儒释道三教一致,认为儒教明乎仁义礼智信,忠孝君父;佛教慈悲救苦,化诱群迷;道教则寂默恬淡,无贪无爱。

9、而同时在这年的7月,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还召集以前的给为门徒学生,成立了儒教,传播自己的思想,不久还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

10、道安以奥室、蘧庐(暂时栖止的旅舍)为喻,说明佛教、儒教的关系:它们都是“智度”。

儒教的相关词语

【儒教】的常见问题

  1. 儒教的拼音是什么?儒教怎么读?

    答:儒教的拼音是:rú jiào
    点击 图标播放儒教的发音。

  2. 儒教是什么意思?

    答:儒教的意思是:①.以儒家的学说教人。②.儒家,或儒家的学说教义。

  3. 儒教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儒教的近义词是:孔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