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wǔ zǐ xū
注音
ㄨˇ ㄗˇ ㄒㄩ

伍子胥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伍子胥wǔ zǐ xū

  1. 春秋时期吴国大夫。名员。楚大夫伍奢子。公元前522年伍奢被杀他历经宋、郑等国出逃至吴。帮助阖闾夺取王位改革图强,整顿军队国势日盛。不久攻入楚都因功封于申,故又称申胥。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后,他力劝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夫差不听,并逐渐对他疏远后赐剑命他自杀。

国语辞典

伍子胥wǔ zǐ xū

  1. 春秋楚国大臣伍员。参见「伍员」条。

网络解释

伍子胥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楚国人(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伍子胥的字义分解

  • 伍 [ wǔ ] 1. 古代军队的编制。 一伍(五人)。 2. 军队。 入伍。落伍(掉队)。 3. 同伴的人。 羞与为伍。 4. “五”的大写。 5. 姓。

  •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胥 [ xū ] 1. 古代的小官。 胥吏。钞胥。 2. 全,都。 万事胥备。民胥然矣。 3. 蟹酱。 蟹胥。 4. 姓。

伍子胥造句

1、假若当初吴王能阖闾能听从伍子胥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家亡的结局呢?假若当初越王勾践当初不能采纳范蠡文种的意见,又怎能实现灭吴复国的愿望呢?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2、伍子胥方走不远,心下惊颤,感觉不对,连忙跑了回来,但见流水潺潺,只有岸边那女子的一双鞋袜,冷冷清清地摆在那儿,无言地诉说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3、春秋时,没伍子胥掘墓鞭尸的说法;战国时,有了鞭坟的故事;到西汉司马迁时,变成了掘坟鞭尸。

4、伍子胥是中国古代一位传奇人物,春秋时十八国临潼斗宝会,伍子胥作为楚国之宝,武艺超群,压盖各国,挂十八国帅印,号明辅将军。

5、伍子胥为了复仇,从城父出逃,往奔睢阳,又到郑国,后经宛丘,过昭关,终于到吴市。

6、三生为中年生角,重唱工,多扮演慷慨激昂、忠诚耿直的正面人物,如《文昭关》中的伍子胥、《辕门斩子》中的杨延昭、《法门寺》中的赵廉等。

7、靳准虽出身行伍,但他早有野心,汉人史典自然知道许多,伍子胥会吴楚百万乞丐于君山,自任丐帮第一代帝主,助吴灭楚,鞭楚王之尸三百。

8、于是没有听从伍子胥的谏阻,将这两棵神木用在了建姑苏台上。

9、伍子胥也算是饮水思源,相必那老人一定非常开心。

10、此人身长八尺,膀阔腰圆,虎目虬髯,活脱脱伍子胥第二!昭关守军把那些身材高大、浓眉大眼的过关汉子全拉到城门画像前核对。

伍子胥的相关词语

【伍子胥】的常见问题

  1. 伍子胥的拼音是什么?伍子胥怎么读?

    答:伍子胥的拼音是:wǔ zǐ xū
    点击 图标播放伍子胥的发音。

  2. 伍子胥是什么意思?

    答:伍子胥的意思是:春秋楚国大臣伍员。参见「伍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