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认为,藩镇节度使是军政合一的地方长官,一般是不能直接参与中枢事务的。
2、它上承安史之乱,下启朋党之争,中历藩镇割据,因而成为唐王朝重要的转折点。
3、西元6世纪,是魏晋南北朝的末期,此时曾经强盛一百余年的北魏王朝逐步走向了没落,盗贼蜂起,藩镇割据,恶霸横行,官吏腐败,朝廷无能。
4、唐朝似乎重武轻文,地方官员都委以军政大权,*权、财权、治权都在各藩镇,结果尾大不掉。
5、唐朝的前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耀眼的明星,但是唐王朝的季世,由于藩镇割据、昏君无道、宦官当权,弄至民不聊生、烽烟四起。
6、志主既有相国太尉、皇亲贵戚,又有藩镇大吏、刺史太守;既有处士名流、真观洞主,又有郡君夫人、宫娥才女。
7、登基之初,李适决意重振朝纲扫清藩镇。
8、太祖又鉴于隋、唐君主大权旁落藩镇,导致衰亡,又以宋代内重外轻,以致外侮纷至沓来,亦导致亡国。
9、那个时期藩镇割据,天下大乱,礼废乐崩,伦常败坏。
10、外有藩镇拥兵自重,内有阉宦当权,朋党之争日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