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拼音
hú shì
注音
ㄏㄨˊ ㄕˋ

胡适的意思

词语解释

胡适hú shì

  1. 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留学美国为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学生。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行政院最高政治顾问。1948年去美国后去台湾。提倡白话文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士。以实用主义为自己的哲学基础。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学术研究方法。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文存》等。

胡适的字义分解

  • 胡 [ hú ]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 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 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 乱,无道理。 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 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 胡须。 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 “狼跋其胡。” 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8. 姓。

  • 适 [ shì ] 1. 切合,相合。 适当。适龄。适销。适度(dù)(程度适当)。适应(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 2. 舒服。 适意。舒适。 3. 刚巧。 适中。适值(恰好遇到)。适可而止。 4. 刚才,方才。 适才(刚才)。适间。 5. 往,归向。 无所适从。 6. 旧称女子出嫁。 适人。 适 [ kuò ] 1. 同“𨓈”。

胡适造句

1、现代学者郑振铎、胡适对毛氏的评点评价不高.

2、岁月长长短短,求知磕磕绊绊,心香久久远远,他们谁都放不下心也放不下手,像胡适,厕所对面小房间里的几本书他也牵挂,说“都可装箱”!董桥

3、1923、1924两年,胡适与鲁迅书信往返较前几年多,并互赠著作。

4、“梦麟先生学问不如蔡子民先生,办事却比蔡先生开明;他自己学问比不上胡适之先生,他办事比胡先生开明”。

5、同学们果然纷纷拟稿,最后胡适从电稿中挑出一份字数最少的且表达完整的,其内容是“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

6、让蒋介石下条子选顾孟余,本是王世杰等人的运作,因王世杰等人早知学界要选胡适

7、汪原放记胡适先生所藏乙本的本子大小,——米突想系“仙提米突”。

8、华罗庚只看了胡适在《尝试集》前面的“序诗”,就掩卷不看了。

9、只看了几段就被吸引住了,这是我从未见过的一种历史写作方式,作者恣肆无忌、旁征博引的注释似乎比胡适正经八百的回忆更有趣。

10、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部主任董理说,根据学者的考证,最早提出孙悟空形象来源于哈奴曼的是著名学者胡适

胡适的相关词语

【胡适】的常见问题

  1. 胡适的拼音是什么?胡适怎么读?

    答:胡适的拼音是:hú shì
    点击 图标播放胡适的发音。

  2. 胡适是什么意思?

    答:胡适的意思是: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留学美国,为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学生。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行政院最高政治顾问。1948年去美国,后去台湾。提倡白话文,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士。以实用主义为自己的哲学基础。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学术研究方法。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文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