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有人如此胶柱鼓瑟,不知变通?
2、情况变了,办法也要适应,不能胶柱鼓瑟。
3、若胶柱鼓瑟,牵拘于文献,而欲揭发古代之真相,则恐其南辕北辙。
4、可是当他作诗时,只是借怀古以抒写胸中的感慨,既是借酒浇愁,当然无需细究史实,否则便是胶柱鼓瑟了。
5、这个例外,说明了家族成分的复杂性,也提醒我们晁氏道德家法只是就其总体表现而言,千万不要胶柱鼓瑟。
6、如果忽视活生生的创作实践,满足于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推导,未免会胶柱鼓瑟,削足适履,表面看来雄辩滔滔,却难以透彻地理解千差万别的作家,合理地解释千姿百态的文艺作品。
7、有些情况需要变通的,无论什么样的译者都会变通的,决不会胶柱鼓瑟,弄出不通的中文来的。
8、十几年前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村委会来解决,可现在情况变了,办法也要改进,不能胶柱鼓瑟。
9、古诗语言鉴赏问题,需要强调的是:一、鉴赏的角度远不止这三个方面,二、各个角度往往交叉在一起,鉴赏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切不可胶柱鼓瑟!
10、情况变了,办法也要适应,不能胶柱鼓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