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ě

拼音
dà xuě
注音
ㄉㄚˋ ㄒㄩㄝˇ
词性
名词
近义词
暴雪
反义词
小雪

大雪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大雪dà xuě

  1.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十二月六日、七日或八日。

  2. 指降雪量大的雪。

引证解释

  1.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十二月六日、七日或八日。

    《汉书·律历志上》:“星纪初斗十二度,大雪。”
    南朝•梁 崔灵恩 《三礼义宗》:“十一月大雪为节者,形於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
    清•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十二:“客程过大雪家信只空函。”

  2. 指降雪量大的雪。

    《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
    唐•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之三:“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国语辞典

大雪dà xuě

  1. 降很大的雪。

    《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夏城郎书不时也。」
    唐·杜甫〈舟中夜雪有怀卢十侍御弟〉诗:「朔风吹桂水大雪夜纷纷。」

  2.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国历十二月七日或八日。

网络解释

大雪 (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大雪的字义分解

  • 大 [ dà ]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 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 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 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 老大。 6. 敬辞。 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 大前年。 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 大概。大凡。 大 [ dài ] 1. 〔~夫〕医生(“夫”读轻声)。 2.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大 [ tài ]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雪 [ xuě ] 1. 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 雪花。雪山。雪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2. 洗去,除去。 报仇雪恨。为国雪耻。平反昭雪。 3. 擦拭。 “晏子独笑于旁,公雪涕而顾晏子”。 4. 姓。

大雪造句

1、冬天大雪纷飞,漫天飞舞。大地银装素裹,披上了银白色的新装。许多植物都因耐不住冬天的严寒枯了,只有它傲然挺立,沿着草坪边,围着花坛旁,守护着花草树木,它就是冬青树。

2、大雪纷纷扬扬落下,那一片雪花在空中舞动着各种姿势,或飞翔,或盘旋,或直直地快速坠落,铺落在地上。雪花像鹅毛、像柳絮、像蒲公英的种子,飘飘悠悠地落了下来,好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3、冬天到了,寒流也来了,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整个世界穿上了白色的外衣。

4、纵使南方大雪封路,也阻拦不了,打工者回家的心。

5、那年残冬腊月,大雪纷飞,他离开了故乡。

6、纷纷扬扬的大雪给环城公园的树木穿上了"棉衣"。

7、正因为有了坚强的毅力,才有了山间松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飒爽英姿,才有了“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坚忍不拔,才有了“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永不复返。

8、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9、我早盼着下雪,就可以打雪仗了。整整两年都没有下一场雪,可刚入冬却下了一场大雪,纷纷扬扬,遗憾的是这场雪随下随化,虽下了一整天,地上却没有多少积雪,只在树叶上和墙脚处留下少许积雪。

10、一夜大雪,城市的房顶上积起了一层厚雪,站在高楼的平顶上望出去,就像连绵起伏的雪山。

大雪的相关词语

【大雪】的常见问题

  1. 大雪的拼音是什么?大雪怎么读?

    答:大雪的拼音是:dà xuě
    点击 图标播放大雪的发音。

  2. 大雪是什么意思?

    答:大雪的意思是:①.降很大的雪。②.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国历十二月七日或八日。

  3. 大雪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大雪的近义词是:暴雪

  4. 大雪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大雪的反义词是: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