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ăn zhǐ

拼音
răn zhǐ
注音
ㄖㄢˇ ㄓˇ
词性
动词
近义词
问鼎 介入

染指的意思

词语解释

染指răn zhǐ

  1. 典出《左传》: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故意不给子公吃,子公很生气就伸出手指蘸了点汤尝尝味道走了。

    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左传·宣公四年》

    take a share of sth. one is not entitled to;

  2. 后用以比喻插手以获取不应得的利益。

引证解释

  1. 《左传·宣公四年》:“楚 人献黿於 郑灵公。公子宋•(字 子公 )与 子家 将见 子公 之食指动,以示 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食大夫黿,召 子公 而弗与也。

    子公 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本谓用手指蘸鼎中黿羹,后用为典故。泛指品尝某种食品。 唐•白居易 《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诗:“未暇倾巾漉还应染指尝。”
    清•金人瑞 《道树遣人送酱醋各一器》诗:“馋子背人先染指,老妻报我只攒眉。”

  2. 比喻分取利益。多指分取非分利益。

    明•陶宗仪 《辍耕录·论秦蜀》:“夫鼎足之説始於 蒯通。然 通 之説, 韩信 以此犹有 汉•之一足。当 三国 时而为是説则 献帝 无復染指之望矣。”
    清•无名氏 《亡国恨·协约》:“这三 韩 一块土 俄 人久欲染指。”
    孙中山 《党员须宣传革命主义》:“广西 一切幸福权利祇 陆荣廷 一人享之,一家享之一派享之, 广西 同胞不能丝毫染指。”

  3. 比喻参与做某种事情。

    宋•苏轼 《次韵水宫》:“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黿。”
    明•薛冈 《天爵堂笔馀》:“七言律法度贵严纪律贵整,音调贵响不易染指。”
    清•钱谦益 《<梅村先生诗集>序》:“余老归空门不復染指声律。”
    朱自清 《<背影>序》:“至于戏剧我更是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

国语辞典

染指răn zhǐ

  1. 春秋时郑灵公故意不让大夫子公(公子宋)​食鼋鱼美食。子公大怒伸指于鼎中沾点汤,尝了一下鼋鱼的味道即走。典出《左传·宣公四年》。后用以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唐·皮日休〈酒中十咏〉诗一〇首之四:「开眉既压后染指偷尝处。」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五·论秦蜀》:「夫鼎足之说始于蒯通。然通之说韩信,于此犹有汉之一足。当三国时而为是说,则献帝无复染指之望矣。」

    问鼎

网络解释

染指

染指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ǎn zhǐ,指人们分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比喻分取利益。多指分取非分利益。语出《左传》。

染指的字义分解

  • 染 [ rǎn ] 1. 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 染料。染色。染坊。染缸。印染。 2. 感受疾病或沾上坏习惯或接触到什么。 染病。感染。传染。沾染。一尘不染。

  • 指 [ zhǐ ] 1.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 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 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 下了三指雨。 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 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 4. 点明,告知。 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 5. 直立,竖起。 令人发(fà)指(形容极为愤怒)。 6. 意向针对。 指标。指定。 7. 古同“旨”,意义,目的。

染指造句

1、玫瑰花瓣染指你的美丽,幸福在你的微笑中洋溢,满天繁星是我的思念点滴,你的气质让我着迷,看到你,给我平添爱的勇气。情人节只想说声真的爱你。

2、获得最佳影片的电影从未是黑***、科幻片或者动画片;而amPaS认定的恐怖片、科幻片、喜剧片和西部片也从未染指最佳影片。

3、然而,在美国的庇护下,日本政府不仅没有洗心革面,翻然悔过,彻底清算自己的侵略罪行,反而在60年后,妄图重温军国主义旧梦,再次染指中国钓鱼岛。

4、当道以其事诿诸绅士,视若无足重轻;绅士又从而染指其间,占为利薮。

5、共叔段到了京城,就想染指于鼎,仗恃武姜的支持,违背规制,擅自扩大京城城池,大有与庄公比肩而立的架势。

6、可是,官员染指艺术圈,甚至光明正大地搞雅惠,给涉嫌腐败官员的调查带来难度,增加了审理成本。

7、岂有是理!是那个混蛋居然敢染指姑奶奶我的药田,走,带我去药田看看!

8、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她的丈夫,又岂容他人染指?其实这故事一点都不好玩。

9、嗜心汉鼎双枪将,染指琼筵众瘦兵。

10、在清辰看来,胆敢染指自己心目中女神的货色,人人得而诛之。

染指的相关词语

【染指】的常见问题

  1. 染指的拼音是什么?染指怎么读?

    答:染指的拼音是:răn zhǐ
    点击 图标播放染指的发音。

  2. 染指是什么意思?

    答:染指的意思是:春秋时,郑灵公故意不让大夫子公(公子宋)​食鼋鱼美食。子公大怒,伸指于鼎中沾点汤,尝了一下鼋鱼的味道即走。典出《左传·宣公四年》。后用以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3. 染指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染指的近义词是:问鼎 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