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 chūn miàn

拼音
yáng chūn miàn
注音
ㄧㄤˊ ㄔㄨㄣ ㄇㄧㄢˋ
繁体
陽春麵

阳春面的意思

词语解释

阳春面yáng chūn miàn

  1. 不附加菜肴的汤面。又称光面。

引证解释

  1. 不附加菜肴的汤面。又称光面。

    夏衍 《克农同志二三事》:“快八点了阳春面也不请一碗?”
    《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两碗阳春面下肚人也有些劲了。”

国语辞典

阳春面yáng chūn miàn

  1. 一种不添加色素、防腐剂、肉类或香料的经济大众化食品。最常见的是做成汤面或炒面但以煮汤面较多。汤面中加入青菜、葱、盐及卤肉汁即成。

网络解释

阳春面

阳春面是苏式汤面的一种,又称光面、清汤面或清汤光面汤清味鲜,清淡爽口。是江南地区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是上海、苏州、无锡、扬州、高邮、淮安等地的一大特色。

出名的有上海阳春面、高邮酱油面(又称高邮阳春面)、扬州阳春面等等。

阳春面的字义分解

  • 阳 [ yáng ] 1. 明亮。 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 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图形:⚊(U+268A)。 3. 指“太阳”。 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 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 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5. 温暖。 阳春。 6. 外露的,明显的。 阳沟。阳奉阴违。 7. 凸出的。 阳文图章。 8. 关于活人的。 阳间(人世间)。阳宅。阳寿。 9. 带正电的。 阳极。阳电。阳离子。 10. 男性生殖器。 阳痿。 11. 古同“佯”,假装。 12. 姓。

  • 春 [ chūn ] 1. 一年的第一季。 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 两性相求的欲望。 春心。怀春。 3. 生机。 大地回春。 4. 姓。

  • 面 [ miàn ] 1. 头的前部,脸。 脸面。颜面。面目。面面相觑。 2. 用脸对着,向着。 面对。面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 3. 事物的外表。 地面。面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面额(票面的数额)。 4. 方位,部分。 前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 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 一面鼓。 6. 会见,直接接头的。 当面。面议。面晤。耳提面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 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 平面。曲(qū)面。 8. 粮食磨成的粉。 小米面。玉米面。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面。 9. 粉末。 药面儿。 10.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 面条。 11.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 这种瓜很面。

阳春面造句

1、你会下面吗?我想吃一碗阳春面。南派三叔

2、上海的小吃从阳春面到生煎馒头、虾肉烧卖,有很多讲究,出名的店做工精细,一点都不比做大餐省功夫。

3、尤其适合做汤面、炸酱面、担担面、阳春面等。产品上市几年来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公司最畅销的品种之一。

4、青石路旁某小吃摊点,连要了五碗阳春面,晓宇勉强安抚了饱受摧残的肚子。

5、阳春面有点咸,一回来我便先冷了一杯水。

6、从严格意义上说,林逸的阳春面并没有按照正规的步骤去做,不过却有另一番滋味,家里的老头子最爱吃林逸煮的面了。

7、炸酱面、麻酱面、阳春面、葱油饼、烙饼、卷饼,花样翻新的面食,以飨眷村人的肠胃,以慰乡思。

8、北方的夏至面主要是打卤面、炸酱面、白切面条儿、炒面等;南方则是阳春面、油渣面、浇头面、两面黄等。

9、前面耽误了不少时间,现在天色渐渐变暗,半弯的月亮开始升起,我们吃点阳春面,稍作收拾就出发。

10、面食有各种汤面,比如排骨面、三鲜面、什锦面、雪菜肉丝面、阳春面;炒面有两面黄,炒出来的面两面金黄,再浇上各种菜肴,非常受欢迎;还有烩面、回锅面。

阳春面的相关词语

【阳春面】的常见问题

  1. 阳春面的拼音是什么?阳春面怎么读?

    答:阳春面的拼音是:yáng chūn miàn
    点击 图标播放阳春面的发音。

  2. 阳春面是什么意思?

    答:阳春面的意思是:一种不添加色素、防腐剂、肉类或香料的经济大众化食品。最常见的是做成汤面或炒面,但以煮汤面较多。汤面中加入青菜、葱、盐及卤肉汁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