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sān jiā

拼音
shí sān jiā
注音
ㄕˊ ㄙㄢ ㄐㄧㄚ

十三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十三家shí sān jiā

  1. (1)指晋代《论语》注疏家十三人,即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宏、江淳、蔡系、李充、孙绰、周瑰、范宁、王玟。

引证解释

  1. (1)指 晋•代《论语》注疏家十三人即 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宏、江湻、蔡系、李充、孙绰、周瓌、范宁、王珉。南朝•梁 皇侃 《论语义疏叙》:“今日所讲即是《鲁论》,为 张侯 所学, 何晏 所集者也。 晋•太保 河东 卫瓘 字 伯玉、晋•中书令 兰陵 繆播 字 宣则 ……右十三家为 江熙 字 太和 所集。

    侃 今之讲先通 何 集,若 江 集中诸人有可采者亦附而申之。”
    (2)指自 南唐•至 南宋•十三个制墨家即 李廷珪 (包括 李 之子 承宴 )、 沉珪 (包括 沉 之子 宴 )、 关珪、张遇、常遇、潘遇、张谷、潘谷、叶谷、胡景纯、陈赡、梅赡、耿德真。宋•何薳 《春渚纪闻·十三家墨》:“予为儿时於 彭门 寇钧国 家,见其先世所藏 李廷珪 下至 潘谷 十三家墨,断珪残璧,璨然满目”。(3)指 明•末 高闯王 等十三支农民起义军。 崇祯 八年(公元1635年)农民军各部首领在 荥阳 集会。其中势力强大的有十三家。即 高迎祥、张献忠、马守应、罗汝才、贺一龙、贺锦、许可变、李万庆、马进忠、惠登相、横天王、九条龙、顺天王。见《明史·李自成传》。(4)指《周礼》等十三种注本。 清•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北史〉合魏、齐、周、隋书四·十三家:“《周礼》《礼记》《毛诗》《尚书》《公羊》《左传》《孝经》《论语》 孔、郑、王、何、服、杜 等注凡十三家……所举凡六家而云十三家者,伪 孔安国 《尚书》传、 郑康成 《周礼》《礼记》注、《毛诗》笺、《尚书》《论语》注、 王肃 《周礼》《礼记》《毛诗》《尚书》注、 何休 《公羊》学、 服虔 《左传》解诂、 杜预 《左传》集解也。”

网络解释

十三家

十三家是指晋代《论语》注疏家十三人,即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宏﹑江淳﹑蔡系﹑李充﹑孙绰﹑周瑰﹑范宁﹑王珉。

十三家的字义分解

  • 十 [ shí ]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 表示多、久。 十室九空。 3. 表示达到顶点。 十足。十成。

  •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 家 [ jiā ]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 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 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 “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 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 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 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 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 一家人家。 10. 姓。 家 [ jia ] 1. 词尾,指一类的人。 老人家。 2.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 水生家 家 [ jie ] 1. 词尾,同“价”。 整天家。成年家。

十三家造句

1、所以刘行现在正在被追杀,整整二十七批人,这其中有十三家是赌场的,另外的是见钱眼红的。

2、永历帝被害后,全国大规模的抗清活动就只有夔东十三家抗清与郑成功在台澎金厦抗清了。

3、二哨杨三杨秉胤也是摇黄十三家的掌盘之一,这个二哨手下也有数千人马,一直在岳池境内以劫大户为生。

4、是时,文灿招抚十三家贼,蜂屯蚁聚,中州一带,旋抚旋叛。

5、在占据了摇黄十三家部分地盘后,却也不为已甚,任凭“摇黄十三家”。

6、李自成余部在湖南抗清失败后,先后转移到川、鄂地区,即夔州府以东地区,由农民领袖刘体纯、李来亨等与明将王光兴等联合抗清,称为夔东十三家

十三家的相关词语

【十三家】的常见问题

  1. 十三家的拼音是什么?十三家怎么读?

    答:十三家的拼音是:shí sān jiā
    点击 图标播放十三家的发音。

  2. 十三家是什么意思?

    答:十三家的意思是:(1)指晋代《论语》注疏家十三人,即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宏、江淳、蔡系、李充、孙绰、周瑰、范宁、王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