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征时,刘伯承用"歃血为盟"的办法,和少数民族约定各不相犯,使红军胜利的前进。
2、……我等四十六人因义气相投,于山东济南府贾柳楼,歃血为盟,誓结金兰,今后祸福相共,患难相扶,如有异心,天神共鉴。
3、五人离席而出,当着张仲武等人,撮土为香、歃血为盟,叩拜天地、义结金兰。
4、祖尚时年十九,升坛歃血,以誓其众,泣涕歔欷,悲不自胜,众皆感激。
5、‘智慧启蒙’只能是导师传承学徒,并且歃血为誓,结下魔法契约。
6、盟友,这当是评述两父子最恰当的词语了,既为盟,不管是歃血还是磕头,必定都有一个合则留不合则去,而他们之间也必定是遵循“永恒利益”。
7、诸侯大会,杀牛宰马,推袁绍为盟主,歃血为誓。
8、当晚,封小七与朱元璋、刘基把酒论天下,三人达成天下绿林道协助义军杀鞑子之大略,封小七与朱元璋歃血为盟,结为金兰兄弟。
9、然而,妖兽大军中侥幸存活下来的一些妖兽得知了三处神秘之地,它们歃血为誓,世代守护在这三个地方。
10、据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张秀眉领导苗民起义时曾到此树下歃血为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