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 zhì zhèng

拼音
dà gōng zhì zhèng
注音
ㄉㄚˋ ㄍㄨㄥ ㄓˋ ㄓㄥˋ
词性
成语
近义词
光明正大 大公无私 舍生取义 舍己为人 堂堂正正 杀身成仁 为国捐躯 公而忘私 大中至正 铁面无私
反义词
自私自利

大公至正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大公至正dà gōng zhì zhèng

  1. 至:最;正:公正。完全秉公办理毫不偏心。

国语辞典

大公至正dà gōng zhì zhèng

  1. 绝对公正毫无偏私。

    如:「开封府明镜高悬包拯不愧为大公至正的青天大老爷。」

    大公无私 光明正大

大公至正的字义分解

  • 大 [ dà ]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 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 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 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 老大。 6. 敬辞。 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 大前年。 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 大概。大凡。 大 [ dài ] 1. 〔~夫〕医生(“夫”读轻声)。 2.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大 [ tài ]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公 [ gōng ]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 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 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 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 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

  • 至 [ zhì ] 1. 到。 至此。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 2. 极、最。 至少。至亲。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 正 [ zhèng ] 1. 不偏斜,与“歪”相对。 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 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 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 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 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 正面。正本。 7. 纯,不杂。 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 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 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 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 正数(shù)。 12. 姓。 正 [ zhēng ] 1. 〔~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

大公至正造句

1、先太皇太后以大公至正为心,罢王安石、吕惠卿新法而行祖宗旧政,故社稷危而复安,人心离而复事。

2、与人为善、精忠报国、大公至正、诚信为本……***驻足观看,表扬他们写得好。

3、“大抵近年习俗,凡事不欲以大公至正之道显然行之,而每区区委曲于私恩小惠之际。

4、上年林则徐等查禁**未能仰体大公至正之意,以致受人欺蒙,措置失当。

5、“上年林则徐等查禁烟土,未能仰体大公至正之意,以致受人欺蒙,措置失当。

6、我皇考大公至正,惟知以诚心待人,穆彰阿得以肆行无忌,若使圣明早烛其奸,则必立重典,断不姑容。

7、***强调推行财政体制改革,促成公共财政改善民生与生态,并重申社会公平与正义,这些都彰显了大公至正之心。

8、司法女神蒙着双眼,不是代表洞察力的缺失,相反,她昭示着裁判者无欲无求、大公至正,凭心灵体察,依理性判案。

大公至正的相关词语

【大公至正】的常见问题

  1. 大公至正的拼音是什么?大公至正怎么读?

    答:大公至正的拼音是:dà gōng zhì zhèng
    点击 图标播放大公至正的发音。

  2. 大公至正是什么意思?

    答:大公至正的意思是:绝对公正,毫无偏私。

  3. 大公至正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大公至正的近义词是:光明正大 大公无私 舍生取义 舍己为人 堂堂正正 杀身成仁 为国捐躯 公而忘私 大中至正 铁面无私

  4. 大公至正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大公至正的反义词是:自私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