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ì zhī zhàn

拼音
chì bì zhī zhàn
注音
ㄔˋ ㄅㄧˋ ㄓ ㄓㄢˋ

赤壁之战的意思

词语解释

赤壁之战chì bì zhī zhàn

  1. 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208年曹操率二十余万大军南下孙权和刘备联军五万人在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说今湖北蒲圻西北赤壁山)相拒。孙刘联军利用曹军远来疲惫、不习水战等弱点用火攻击败曹操水师随后水陆并进大破曹兵。战后,孙权稳固了对江东的统治刘备则据荆州和益州初步奠定曹、孙、刘三方鼎立的局面。

赤壁之战的字义分解

  • 赤 [ chì ] 1.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 赤血。赤字。 2. 真诚,忠诚。 赤诚(极其真诚)。赤忱。赤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赤胆忠心。 3. 空无所有。 赤手空拳。赤地千里。 4. 裸露。 赤脚(光脚)。

  • 壁 [ bì ] 1. 墙。 四壁。壁报。壁画。壁挂。壁毯。壁橱。壁灯。铜墙铁壁。 2. 指某些物体内部的表层。 胃壁。肠壁。 3. 陡削的山崖。 峭壁。壁立。 4. 军营的围墙。 壁垒。坚壁清野。作壁上观(坐观双方成败,不帮助任何一方)。 5.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之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 “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 久而久之。 7. 往,到。 “吾欲之南海”。

  • 战 [ zhàn ] 1. 打仗。 战争。战机。战绩。战略。战术。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 泛指争斗,比高下。 论战。争战。 3. 发抖。 战抖。寒战。胆战心惊。 4. 姓。

赤壁之战造句

1、赤壁之战,曹操的人马损伤大半。

2、赤壁之战后,曹操大军并没有灰飞烟灭。

3、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国鼎足之势已形成。

4、周瑜将计就计,使蒋干不知不觉入了圈套,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5、赤壁之战决定了魏、蜀、吴三国鼎足之势.

6、远在赤壁之战的那时候,五年前,庞统还在周瑜手下当功曹,就曾经或远或近的和赵云打过一些交道。

7、如隆中妙对,巧借东风,赤壁之战,巧取四郡,奇袭荆州,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无不闪其智慧的光辉。

8、爸爸到学校找儿子,见儿子被老师罚站,忙问原因,儿子说:老师让我回答赤壁之战,我不会!爸爸一戳儿子:你这傻小子!赤臂之战不就是光着膀子打架嘛!

9、翻开陈旧的族谱,记者看到有关周瑜的介绍是“英达夙成,存文武筹略”的奇才,精通音律,他比诸葛亮大6岁,当年的赤壁之战、草船借箭主意都是周瑜拿的。

10、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国鼎足之势已形成。

赤壁之战的相关词语

【赤壁之战】的常见问题

  1. 赤壁之战的拼音是什么?赤壁之战怎么读?

    答:赤壁之战的拼音是:chì bì zhī zhàn
    点击 图标播放赤壁之战的发音。

  2. 赤壁之战是什么意思?

    答:赤壁之战的意思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208年,曹操率二十余万大军南下,孙权和刘备联军五万人在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说今湖北蒲圻西北赤壁山)相拒。孙刘联军利用曹军远来疲惫、不习水战等弱点,用火攻击败曹操水师,随后水陆并进,大破曹兵。战后,孙权稳固了对江东的统治,刘备则据荆州和益州,初步奠定曹、孙、刘三方鼎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