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ìn jiào

拼音
yìn dù jiào
注音
ㄧㄣˋ ㄉㄨˋ ㄐㄧㄠˋ
词性
名词

印度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印度教yìn dù jiào

  1. 公元八、九世纪后流行于印度的宗教。印度教是经过改革的婆罗门教其主要教义仍是婆罗门教的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之说。现在流行于印度、尼泊尔等国。

引证解释

  1. 公元八、九世纪后流行于 印度 的宗教。印度教是经过改革的婆罗门教其主要教义仍是婆罗门教的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之说。现在流行于 印度、尼泊尔 等国。

国语辞典

印度教yìn dù jiào

  1. 印度的多神教为变革的婆罗门教。西元五、六世纪时,因反对佛教而兴起。

网络解释

印度教 (世界主要宗教之一)

印度教是随着印度封建社会形成种姓制度发生新变化而出现的。印度教不是某位教主创立的思想体系而是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是广泛吸收婆罗门教、佛教和耆那教教义以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的综合产物。也代指印度文化圈内所产生的宗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印度的国教在南亚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印度裔人群也有众多信徒。它拥有10.5亿信徒(1993年统计数)仅次于拥有15亿信徒的基督教、11亿信徒的伊斯兰教大于拥有3亿信徒的佛教。

所谓“印度教”是产生于印度文化圈上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会等级、集团和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但是与其他宗教不同印度教有着三大特点「崇拜三向神、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坚定相信轮回转世」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印度教的字义分解

  • 印 [ yìn ] 1. 图章,戳记。 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 2. 痕迹。 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 3.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 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 4. 彼此符合。 印证。心心相印。 5.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 印象。 6. 姓。

  • 度 [ dù ]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 尺度。刻度。度量衡。 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 程度。高度。风度。 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 角度。 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 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 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 制度。法度。 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8. 能容受的量。 气度。 9. 考虑,打算。 置之度外。 10. 过,由此到彼。 度日。度假。欢度新春。 11. 量词,次。 一度。再度。 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 剃度(剃发出家)。 13. 姓。 度 [ duó ] 1. 计算,推测。 忖度。揣度。审时度势。度德量力。

  • 教 [ jiào ] 1. 指导,训诲。 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2. 使,令。 风能教船走。 3. 指“宗教”。 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4. 姓。 教 [ jiāo ] 1. 传授。 教课。你教给我做。

印度教造句

1、佛陀是负向的:抛开欲望,你就会根植于你自己。印度教是正向的:根植于你自己,欲望就会离开你。两种方式都可以,它依你而定。

2、这场婚礼当真在泰米尔纳德邦的一处印度教寺庙内举行了,那位狗新娘身披橙色莎丽和鲜花。

3、当前,在爪哇岛印度教徒并不多,他们大多数都住在布罗莫附近的腾格尔山。

4、小型的圆锥物似乎是生殖崇拜的标记,尽管它们是成片地在大门上使用,却在后期的印度教也与湿婆相关联。

5、他身旁有一个手工鼓,是由芒果树干做成的骨架,外裹着山羊皮,他用北印度语及当地方言唱着印度教,穆斯林的歌以及一些民谣。

6、在印度的“大壶节”上恒河沐浴过后,一名女印度教徒在执行仪式。

7、印度教从平静的个人祷告到粗腔横调的公共节日都采用了许多形式。

8、目前,印度教徒和儒家弟子拥有的新教美德比我们要多,只要存在这种情况,我们将排在第十一位。

9、托钵僧印度教的禁欲主义者或托钵僧,尤指具有非凡的技艺和忍耐力的.

10、在大城市可能会看到各大宗教的教堂,包括伊斯兰教的礼拜寺和印度教或佛教的寺庙。

印度教的相关词语

【印度教】的常见问题

  1. 印度教的拼音是什么?印度教怎么读?

    答:印度教的拼音是:yìn dù jiào
    点击 图标播放印度教的发音。

  2. 印度教是什么意思?

    答:印度教的意思是:印度的多神教,为变革的婆罗门教。西元五、六世纪时,因反对佛教而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