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o

拼音
náo bó
注音
ㄋㄠˊ ㄅㄛˊ
繁体
鐃鈸

铙钹的意思

词语解释

铙钹náo bó

  1. 一种打击乐器。古称铜钹、铜盘、铜钵。其围数寸隐起如浮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隋唐燕乐法曲中有“铙钹”相和之乐。

引证解释

  1. 一种打击乐器。古称铜钹、铜盘、铜钵。其围数寸隐起如浮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 隋 唐 燕乐法曲中有“鐃鈸”相和之乐。

    《宋史·食货志下二》:“﹝ 绍兴 二十八年﹞寺观鐘、磬、鐃鈸既籍定投税外不得添铸。”
    清•捧花生 《画舫馀谭》:“较之故事中元节以画舫载僧众,鐃鈸丁冬放燄口,济孤魂,尤为眼见功德。”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三幕:“奴把袈裟扯破卖了藏经,充了木鱼,丢了铙钹。学不得罗刹女去降魔学不得南海水月观音座。”

国语辞典

铙钹náo bó

  1. 乐器名。铜制呈圆盘状的合击乐器小的称为「铙」声音较响亮。大的称为「钹」声音较浑厚。

    《儒林外史·第四回》:「吃了开经面,打动铙钹、叮当,念了一卷经,摆上早斋来。」

网络解释

铙钹 (乐器)

铙钹,náo bó,寺院法会时所用法器之一。铙与钹原为二种不同的乐器后来混而并称为铙钹,而流传至今。

铙钹的字义分解

  • 铙 [ náo ] 1. 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比钹大。 2. 古代军中乐器,像铃铛,但没有中间的锤。

  • 钹 [ bó ] 1. 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两个圆铜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绸条等用以持握,两片相击作声。

铙钹造句

1、它包括全套的盔甲和一只绑了17支铙钹的半瞎麝鼠.

2、这支曲子以铙钹的撞击声结束.

3、他在剧团的乐队里,是专门打铙钹的.

4、两声突出的铙钹将动荡的乐曲结束在G小调.

5、上百面鼓,几百面锣,成百付铙钹,共鸣齐奏,音响如天地轰鸣,使人感受到当年唐太宗领兵征战的威风。

6、鼓板、枣梆、马锣、铙钹四种乐器齐鸣,一槌二槌三槌四槌敲定后,就该演员上场表演了。

7、正前方的戏台两侧,摆着单皮鼓、大锣、小锣、铙钹、唢呐、京胡等众多乐器,但却是空无一人,唱角们怕还是在后台准备着。

8、十二、人世间原本如此,正因为存在着如同只会互相攻击的铜锣、或是扭曲铙钹的俗人,所以反而能得到拥有同感的知音,并因而产生友情。

9、你可以用能够互换并且重新排列地打击乐如小军鼓,钟鼓,牛铃,低架甚至是铙钹之类的插入物来设计属于你自己的鼓型小桌子。

10、独奏钢琴,2个长笛,2个双簧管,2个单簧管、2个低音管、4个圆号、2个小号、3个长号、大号、定音鼓、低音鼓、小军鼓、铙钹、小手鼓和弦乐乐器。

铙钹的相关词语

【铙钹】的常见问题

  1. 铙钹的拼音是什么?铙钹怎么读?

    答:铙钹的拼音是:náo bó
    点击 图标播放铙钹的发音。

  2. 铙钹是什么意思?

    答:铙钹的意思是:乐器名。铜制呈圆盘状的合击乐器,小的称为「铙」,声音较响亮。大的称为「钹」,声音较浑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