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学校办公楼一楼大厅,两块用不同文体写的“公勇勤朴”校训横匾,端庄地挂在大厅大门正对的墙面上。
2、自明朝初期由山西洪洞迁于此六百年间,乡民勤朴开垦,现在,耕地一望无际,已渐成沃野。
3、当时在场的航院教授木勤朴,身为军事共同科目教研室主任,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又说不出口。
4、这里山好、水好,更重要的是,*弯人民是勤朴、好客的。
5、崖县之民,质朴而知耻;昌江之民,勤朴而悍狭;定安之民,敏客善调说;万宁之民,质野而畏法;陵水之民,敦朴而安分;感恩(今东方)之民,朴野而寡争。
6、魁星楼为一学伟观,前知州吴盘,即勤朴斵,今侯钱可则始丹垩其上,以奉魁星,郡人方逢辰书其扁,是南宋已有之矣。
7、恍然,我似看到那燕赵素女在春光中梳妆,待做勤朴淡雅的新娘。
8、正气凛然,勤朴刚毅,光明磊落,清正廉明。
9、市八初级中学最早前身为斯盛中学,创办于1933年,由杨斯盛先生遗属捐资建造,并由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亲笔手书杨公倡导的“勤朴”为校训。
10、曾国藩说过,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勤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