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战区长官急向蒋介石建议利用黄河伏汛期间决堤,造成平。
2、“时犹在伏汛,大波却而复上,城益损坏,方事之急。
3、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
4、山东河段素有桃汛、伏汛、秋汛、凌汛“四汛”之说,其中伏秋大汛和凌汛威胁最大。
5、而随着雨带北去,会在黄淮、华北、东北等地造成一次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称为“伏汛”。
6、由于在这节气里正值初伏(今年的初伏是7月10日),一般入伏后,会有暴雨形成洪水,又称为“伏汛”。
7、黄河防洪必须在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间作出果断而科学的抉择,因为我们离下一次更为迅猛的秋汛、伏汛,还有凌汛,时间也许并不长。
8、其凌汛决口,在历史上曾被认为是人力不可抗拒,因而有“伏汛好抢、凌汛难防”之说。
9、“紧急!万分紧急!第一战区长官急向蒋介石建议利用黄河伏汛期间决堤,造成平汉路以东地区的泛滥,用滔滔洪水阻止敌人的西进,以保证郑州不失。
10、可是这节气正值初伏前后,而一般在入伏以后,暴雨形成的洪水,又称为“伏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