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ng qiāng

拼音
bāng zǐ qiāng
注音
ㄅㄤ ㄗˇ ㄑㄧㄤ

梆子腔的意思

词语解释

梆子腔bāng zǐ qiāng

  1. 一种伴用梆子来加强节奏的唱腔。

    the music of some local operas;

  2. 梆子腔演唱的几种地方戏曲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等的通称。

    bangzi operas;

引证解释

  1. 戏曲声腔。我国北方用硬木梆子作打击乐器以按节拍的剧种的统称。如秦腔(陕西梆子)、晋剧(山西梆子)、豫剧(河南梆子)以及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

    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咸丰 以后专重二簧,近则并重秦腔。秦腔者即俗所谓梆子腔。”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一章:“在他闪着快乐的红眼睛、哼着梆子腔回来的路上不等到家,他的收获物就剩不下多少了。”

国语辞典

梆子腔bāng zǐ qiāng

  1. 一种地方戏曲腔调。因演唱时以梆子加强节奏故称为「梆子腔」。起于陕西盛行于我国北方。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文词通俗易懂使戏曲艺术更加群众化。

网络解释

梆子腔

梆子腔,中国传统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剧)是现存最早的梆子腔剧种它们对梆子腔基本音乐风格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陕西的秦腔、山西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北梆子、河南的豫剧(河南梆子)、山东的山东梆子(曹州梆子)、山东的莱芜梆子等,均属梆子腔

梆子腔的字义分解

  • 梆 [ bāng ] 1. 〔~子〕a.打更用的响器;b.打击乐器,用于戏曲、乐曲伴奏;c.戏曲声腔之一,如“河北~~”。 2. 象声词,敲打木头的声音。 梆梆梆的敲门声。

  •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腔 [ qiāng ] 1. 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 腔子。体腔。满腔热血。 2. 器物的中空部分。 炉腔。 3. 乐曲的调子。 腔调(diào )。唱腔。梆子腔。 4. 说话的声音、语调。 开腔。京腔。装腔作势。拿腔拿调。

梆子腔造句

1、豫剧唱腔音乐属板腔体梆子腔系统。

2、这种被称为梆子腔的戏曲几乎就是跟随着陕西商人的脚步走遍全国。

3、秦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梆子腔的分支,因其古老、丰富、庞大的声腔体系,被称为梆子腔的鼻祖。

4、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

5、当时,皮黄和梆子腔的名家们: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响九霄、龚云甫和杨小楼等,都在四大名园演出过。

6、既古朴又豪放,如同处于中国梆子腔鼻祖地位的秦腔一样,很有原生态的味儿。

7、在这里,能看到关公的圣像,能听到梆子腔的乐声,能品到家乡的陈醋,能喝到家乡的老酒。

8、据说秦腔是梆子腔的鼻祖,对京剧等大剧种的起源产生过重要影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成为陕西的旅游文化符号当之无愧。

9、其唱腔板式变化可能在梆子腔系中是最丰富多彩并最独具特色的。

10、其实,解放前,它并不叫豫剧,人们称为河南梆子,唱腔也被称为梆子腔

梆子腔的相关词语

【梆子腔】的常见问题

  1. 梆子腔的拼音是什么?梆子腔怎么读?

    答:梆子腔的拼音是:bāng zǐ qiāng
    点击 图标播放梆子腔的发音。

  2. 梆子腔是什么意思?

    答:梆子腔的意思是:一种地方戏曲腔调。因演唱时以梆子加强节奏,故称为「梆子腔」。起于陕西,盛行于我国北方。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文词通俗易懂,使戏曲艺术更加群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