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 zhǐ

拼音
bái zhǐ
注音
ㄅㄞˊ ㄓˇ
词性
名词

白芷的意思

词语解释

白芷bái zhǐ

  1. 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根粗大圆锥形。叶卵圆形至三角形。花白色。果实椭圆形。分布于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各地都有栽培。根可入药四川、浙江、河北、河南产的分别称川白芷、杭白芷、祁白芷、禹白芷,有排脓止痛作用。

引证解释

  1. 香草名。夏季开伞形白花果实长椭圆形,根入药,有镇痛作用古以其叶为香料。

    《楚辞·招魂》:“菉苹齐叶兮白芷生。”
    唐•陆龟蒙 《药名》诗:“白芷寒犹採,青箱醉尚用。”
    唐•陆龟蒙 《采药赋》序:“葯白芷也。香草美人得此比之。”
    宋•张孝祥 《菩萨蛮》词:“蘼芜白芷愁烟渚曲琼细卷 江 南雨。”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白芷﹝释名﹞引 徐锴 曰:“初生根榦为芷,则白芷之义取乎此也。”

国语辞典

白芷bái zhǐ

  1. 植物名。繖形科白芷属多年生草本。茎高二、三尺,密生茸毛呈紫色。叶为二至三回的三出复叶,夏日顶生白色五瓣花呈复繖形花序。果实细小,为长椭圆形。其根粗药用。古以其叶为香料。

网络解释

白芷 (植物)

白芷(拉丁文名: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 et Sav),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茎基部径2-5厘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

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一般生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

白芷的字义分解

  • 白 [ bái ]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 白色。白米。 2. 明亮。 白昼。白日做梦。 3. 清楚。 明白。不白之冤。 4. 纯洁。 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 空白。白卷。 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 白忙。白说。 7. 没有付出代价的。 白吃白喝。 8. 陈述。 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9. 与文言相对。 白话文。 10. 告语。 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11. 丧事。 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12. 把字写错或读错。 白字(别字)。 13. 政治上反动的。 白匪。白军。 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白族。白剧。 15. 姓。

  • 芷 [ zhǐ ] 1. 〔白~〕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大;茎叶有细毛,夏天开白色小花,果实椭圆形。根可入药。简称“芷”;亦称“辟芷”。

白芷造句

1、白芷根中蔗糖最高,其次是果聚糖,果糖又次之,葡萄糖含量最低。

2、目的:制备白芷香豆素不同载体固体分散体,并检测其体外溶出特性.

3、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白芍、黄芩、白芷、三七进行定性鉴别.

4、目的了解中药白芷香豆素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5、比如,需要苦参,薄荷,白芷,防风,芥穗,连翘,白鲜皮,鹤虱草,大黄,苍术,威灵仙,大枫子,五倍子。

6、藿香叶能外散表寒,内化湿滞,故善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症,常配伍苏叶、白芷、厚朴等药用,如藿香正气散。

7、养生的汤品,如红萝卜竹蔗水、胡椒煲猪肚、川芎白芷炖鱼头、韭菜滚狗肚鱼、鲜土茯苓煲猪展、咸菜滚黄沙蚬、猫爪草煲猪瘦肉等。

8、用黑丑八两,皂角三两,天花粉、零陵香、基松、白芷各二两,磨成细末,洗脸或洗澡时擦于皮肤,皮肤会变得润滑白净,增添无穷魅力。

9、那女子身着淡蓝色翠烟衫,雪肤花貌,神色淡然,俏生生地跟自己挥着手,正是自己的顶头上司,美女师姐白芷茗。

10、大黄、功劳木、蒺藜、白芷、冰片、猪胆汁。

白芷的相关词语

【白芷】的常见问题

  1. 白芷的拼音是什么?白芷怎么读?

    答:白芷的拼音是:bái zhǐ
    点击 图标播放白芷的发音。

  2. 白芷是什么意思?

    答:白芷的意思是:植物名。繖形科白芷属,多年生草本。茎高二、三尺,密生茸毛,呈紫色。叶为二至三回的三出复叶,夏日顶生白色五瓣花,呈复繖形花序。果实细小,为长椭圆形。其根粗药用。古以其叶为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