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是在这一独特的历史语境下,曾国藩通过对桐城派的改造和革新,使其再度走向“中兴”,并影响了清朝末期半个多世纪。
2、桐城派成员之间广泛存在着“师事”或“私淑”等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这些关系是维系桐城派的重要纽带。
3、乾嘉年间的汉学派、史学派、桐城派、骈文派之争,其焦点所在,是确立文章正宗。
4、桐城派是清代最著名的文学流派之一。
5、相对于桐城派后学来说,戴名世的文学思想要开放得多.
6、方守彝本身是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这些书信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7、当时教育部长傅增湘也属桐城派,是蔡元培的后台,但他的下属、章门弟子鲁迅并不买账,讽他为“F部长”,还到处说他曾试图盗窃京师图书馆中的宋版书。
8、林纾与桐城派古文家马其昶、姚永概一同研讨学术,传道授业。
9、一学期后考入桐城派古文家吴汝纶创办的桐城中学堂。
10、戴氏长于文学,尤擅古文,故有些学者将他与方苞并列为桐城派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