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态度恶劣,显得很不情愿接受选举人的意见。
2、但事实上,到了宣统二年,还出现中第举人的喜报,反映出清政府废科举制度的不彻底性。
3、如果美国检举人能够证明是阿桑奇鼓励曼宁泄露材料的话,他们可能会指控阿桑奇早有图谋。
4、拿本书在怀里揣着,就想让人拿你当举人看?我看你不过是个银样镴枪头!
5、宋应星在家塾中初投师于族叔宋国祚,继而就学于新建举人邓良知(1558—1638)。
6、这个阎尔梅,复社领袖杨廷枢曾赞许其‘旷逸跌宕、有唾吐四海之气’,也在崇祯三年中过举人。
7、为了中举人、考进士,被皇家选中,继而成为官员,但录取名额实在有限。
8、同治元年中举人,初任肇庆府高要县教谕,后在香港以教学为生。
9、副榜是明清考试中的一种附加榜示,亦称备榜,即于录取正卷外另取若干名,以后还需要考举人。
10、正在我们商量研究如何分配代表名额的时候,党的十七大召开,***总*记讲话提到,逐步实行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