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怕问题找多了被“抓辫子”、根源挖深了会“丢面子”等思想,州委亮出“不抓辫子”、“不打棍子”的鲜明态度。
2、跳槽面试最怕被HR“抓辫子”,这是很多求职者的顾虑。
3、在会议和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
4、我们提倡不抓辫子、不象帽子、不打棍子,目的就是要使人心里不怕,敢于讲意见。
5、政协工作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
6、查摆问题怕“抓辫子”、批评自己怕“丢面子”、批评别人怕“结梁子”,这是不少同志存在的思想顾虑。
7、“抓辫子”执法,说到底还是因为执法者的法治意识淡薄、程序理念缺失,如此选择性执法,难换来稳定局面。
8、那种扣帽子、抓辫子的辩论方式,“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本。
9、科学理性的年轻人只要不把陈铁军塑像当成背黑锅的,尽管可以把婚礼放在石湾宾馆,能说服父母就说服父母,不能说服的就服从长辈吧,以免以后给人抓辫子。
10、大家放心,习*记说了的,一不打棍子、二不扣帽子、三不抓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