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此,我们基本上可以说,正文训诂是传统训诂学的源头。
2、先生曾告诉他,文字与音韵如鸟之两翼,只有训诂学才是这只鸟的主体。
3、训诂学对中学语文字词教学特别是文言文字词教学有重要指导作用。
4、根据中国传统训诂学的训诂原理、语义观念以及词汇语义学原理,运用义素二分法类聚、梳理并分析该书中手工业原材料词语之间的关系。
5、它涉及语法学、训诂学、修辞学等各门学科,研究省略对于人们的语言实践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6、反观其现代化历程,中国训诂学在民族化、现代化道路上曲折前进,应正确看待这一历史进程。
7、中国训诂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现代化转型。
8、沈兼士,1933,《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
9、郑子尹的经学、训诂学,在清末代称为鲁殿灵光。
10、在训诂学中,他自立门户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