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è wāng yáng

拼音
yī xiè wāng yáng
注音
ㄧ ㄒㄧㄝˋ ㄨㄤ ㄧㄤˊ
词性
成语
繁体
一瀉汪洋

一泻汪洋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泻汪洋yī xiè wāng yáng

  1. 形容水流迅速水势浩大。

    一泻汪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rush down boundlessly; be bold and flowing in writing;

一泻汪洋的字义分解

  • 一 [ yī ]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 专一。一心一意。 3. 全;满。 一生。一地水。 4. 相同。 一样。颜色不一。 5. 另外的。 蟋蟀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算一算。试一试。 7. 乃;竞。 一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 统一。整齐划一。 9. 或者。 一胜一负。 10. 初次。 一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 泻 [ xiè ] 1. 液体很快地流。 倾泻。 2. 排出稀屎。 泻肚。泻药。

  • 汪 [ wāng ] 1. 深广。 汪洋大海。 2. 液体聚集在一个地方。 地上汪着水。汪汪(①眼里充满眼泪的样子;②象声词,形容狗叫声)。 3. 量词,用于液体。 一汪水。 4. 姓。

  • 洋 [ yáng ] 1. 比海更大的水域。 海洋。 2. 广大,众多,丰盛。 洋溢。洋洋。 3. 指外国的,外国来的。 洋人。洋货。洋为中用。 4. 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 土洋结合。 5. 银元。 大洋。洋钱。

一泻汪洋造句

1、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鹤去鹤来,潮起潮落,云卷云舒,物生物灭,韶光易逝。

2、日出东方,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3、少年,展现着“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气质。

4、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5、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广西大学综合实验楼前。

6、“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7、105年前,梁启超在新老交替的历史片断里,为即将到来的“新中国”祈愿“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8、十一、重庆,犹如一个朝气蓬勃的青春期少年,展现着“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气质。

9、十二、青春自信一旦风骨标举,与中国梦同频共振,气脉贯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出现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的壮美图景。

10、虽然笔下文字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但呈现的却是“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的别样风采。

一泻汪洋的相关词语

【一泻汪洋】的常见问题

  1. 一泻汪洋的拼音是什么?一泻汪洋怎么读?

    答:一泻汪洋的拼音是:yī xiè wāng yáng
    点击 图标播放一泻汪洋的发音。

  2. 一泻汪洋是什么意思?

    答:一泻汪洋的意思是:形容水流迅速,水势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