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拼音
dù zhī
注音
ㄉㄨˋ ㄓ

度支的意思

词语解释

度支dù zhī

  1. 规划计算(开支)。

  2. 指经费开支。

  3. 官署名。魏晋始置。掌管全国的财政收支。长官为度支尚书。南北朝以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隋开皇初改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唐因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旋复旧称。参阅《通典·职官五》《文献通考·职官六》《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下》

  4. 指经商。

引证解释

  1. 规划计算(开支)。

    《礼记·王制》“五穀皆入然后制国用” 汉•郑玄 注:“制国用如今度支经用。”
    《北齐书·唐邕传》:“比及 武平 之末府藏渐虚, 邕 度支取舍大有裨益。”

  2. 指经费开支。

    清•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田制一》:“汉•之 武帝度支不足,至于卖爵、贷假、榷酤、算緡、盐铁之事无所不举。”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蕙芳》:“女笑曰:‘婢来亦不费母度支,皆能自得食。’”

  3. 官署名。 魏 晋•始置。掌管全国的财政收支。长官为度支尚书。 南北朝 以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 隋 开皇 初改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 唐•因避 太宗 李世民 讳,改民部为户部,旋复旧称。参阅《通典·职官五》《文献通考·职官六》《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下》

  4. 指经商。

    清•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朱闲泉诗》:“仁和 朱闲泉 司训 青湖先生 之子也。工诗善画,久困塲屋,遂改习度支。”

国语辞典

度支dù zhī

  1. 开支。

    唐·韩愈〈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朝廷从其议秋果倍收,岁省度支钱千三百万。」

网络解释

度支

度支是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故名。魏晋始,大司农厉下已有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和度支都尉等官名。南北朝以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等曹.隋朝实行“五省注部制"尚书省设有度支部,为六部之一,583年改称民部。度支部为国家财计主管机构度支尚书掌握国家财计大权其所属有度支(本闻)、仓部、左户、右户、金部、库部六个职能部门。度支本司为会计核算的主管机构。唐朝改民部为户部下有度支郎中,掌管全国的财政预算和会计核算是唐代最高的会计主管部门,总管全国会计事务。

度支的字义分解

  • 度 [ dù ]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 尺度。刻度。度量衡。 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 程度。高度。风度。 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 角度。 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 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 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 制度。法度。 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8. 能容受的量。 气度。 9. 考虑,打算。 置之度外。 10. 过,由此到彼。 度日。度假。欢度新春。 11. 量词,次。 一度。再度。 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 剃度(剃发出家)。 13. 姓。 度 [ duó ] 1. 计算,推测。 忖度。揣度。审时度势。度德量力。

  • 支 [ zhī ] 1. 撑持,伸出,竖起。 支撑。支援。体力不支。 2. 受得住。 乐不可支。 3. 领款或付款。 支付。 4. 调度,指使。 支使。支应。支着儿。 5.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 总支。支流。支离。 6. 〔地~〕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7. 量词。 一支笔。

度支造句

1、1952年,印度支那,东京,战争中死去的法军士兵墓.

2、尼克松先生屡次声称,美国在印度支那那场战争即将结束.

3、可惜反对的共和党基于惯有的对中央政府过度支出的反对,以及政治上的酸葡萄心理,导致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极度短视。

4、艾森豪威尔政府阻挠日内瓦会议就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进行讨论,拒绝在协议上签字,目的是为其未来的侵越活动摆脱不必要的束缚。

5、根据公司财务制度支付各项费用.

6、他曾就职于福特基金会印尼办公室,作为记者报道过印度支那战争,自70年代中期开始频繁纵步中国。

7、尽管报道的研究不是很完善,但是对参加会议的人来说,减少不良反应,避免高度支葡聚糖和高分子配制剂看起来是可取的。

8、国忠自侍御史以至宰相,凡领四十馀使,又专判度支、吏部三铨,事务鞅掌,但署一字,犹不能尽,皆责成胥吏,贿赂公行。

9、五府府尹单独设立,各道设观察使统管民政,设度支使管财政,设按察使管刑狱,设节度使管军事。

10、也称“法属印度支那”,包括今日的越南、柬埔寨(旧称高棉)、老挝三国,简称“越棉寮”。

度支的相关词语

【度支】的常见问题

  1. 度支的拼音是什么?度支怎么读?

    答:度支的拼音是:dù zhī
    点击 图标播放度支的发音。

  2. 度支是什么意思?

    答:度支的意思是: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