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自恃才高,常常不分析素材便率尔操觚,学界对他多有微词。
2、故叙述亦较他人为详,可见下笔时具有斟酌,非率尔操觚者比也。
3、夫妇俩校雠铅椠,摩挲鼎彝,染翰操觚,编纂《金石录》。
4、自六世祖,相业儒得庠,其后族人,趋重操觚,而名功济济,又为邑之冠,郡之首,这芝角二字的名号已传遍全国,不愧为盂城之骄傲,三晋之风范。
5、末学菲材,率尔操觚,不识尚可采用否?伏希教之。
6、情感使然,操觚为文,写下了几点粗浅读感,愿同读者共勉。
7、而愧无妙笔,负此良材,率尔操觚,转以抹煞一段风流佳语。
8、作为著名作家和语言大学教授,如此率尔操觚,文章错讹满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学界浮躁之风,令人不无忧虑。
9、在《清史稿·儒林传》中,戴氏本传举足轻重,不可率尔操觚。
10、他自恃才高,常常不分析素材便率尔操觚,学界对他多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