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描写“名山”的词语

共 90 条词语

名山词语列表
  • 天峻山

    tiān jùn shān

    天峻山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边缘布哈河南面,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城西南方向约15公里处,海拔4125.4米,为环青海湖13名山之一,是风景独特的夏季游览胜地。[查看详情]

  • 曹南山

    cáo nán shān

    古曹国境内之名山,因处曹国之南得名。[查看详情]

  • 仙迹

    xiān jì

    仙人的遗迹或行踪。[查看详情]

  • 大围

    dà wéi

    ①.山名,在今湖南浏阳县东北。道教所称人间神仙居住的三十六处名山洞府之一。②.指光环较大的月晕。[查看详情]

  • 仙踪

    xiān zōng

    ①.仙人的踪迹。②.古人比升迁入朝为登仙,因借称应召赴京者的行踪。[查看详情]

  • 五台

    wǔ tái

    山西省的县。位于省东北部,为山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在其境内,主峰海拔3058米。佛教以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查看详情]

  • 普陀

    pǔ tuó

    普陀山的简称。参见「普陀山」条。[查看详情]

  • 出米洞

    chū mǐ dòng

    广东肇庆集名山秀水奇洞于一地,名胜古迹璀璨夺目。[查看详情]

  • 天柱峰

    tiān zhù fēng

    武当山、武夷山、天柱山、雁荡山、衡山等名山的主峰。[查看详情]

  • 霍山

    huò shān

    ①.在山西省霍县东南。②.安徽天柱山的别名。在安徽省潜山县。汉武帝以衡山辽旷,移岳祠于天柱山,以后俗人呼之为南岳,故又名天柱山为霍山。③.在今广东省龙川县东北。传说秦时有霍龙避乱隐居于此,遇真人给他金液还生丹,功成仙去。后人因以霍名山。[查看详情]

  • 九华山

    jiǔ huá shān

    山名。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为黄山支脉。因有九峰,形似莲花,故称为「九华山」。由花冈岩组成。主峰天台峰,海拔一千三百四十二公尺。有东岩、四香阁、化城寺等名胜。与峨嵋、五台、普陀三座山,并称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查看详情]

  • 何当

    hé dāng

    ①.何日、什么时候。②.何、有什么。反问语气,表示没有。③.何妨。反问语气,表示可以。④.如何、怎么能够。⑤.何况。⑥.应当、应该。唐·杜甫〈画鹰〉诗:「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也作「合当 」。[查看详情]

  • 鼎湖山

    dǐng hú shān

    在广东省肇庆市东北。主峰鸡笼山,海拔1000米。层峦叠嶂,林木苍翠,有鼎湖钩樟、鼎湖冬青等珍贵树木。山上有庆云寺、白云寺、观雪亭、水帘洞、飞水潭等名胜古迹。为广东省四大名山之一和全国风景名胜区,并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查看详情]

  • 山家宗

    shān jiā zōng

    佛教天台宗流派之一。天台宗传至宋代分为两派:一为晤恩派,名山外宗,今失传;一为四明尊者知礼法师派,名山家宗,是天台宗的正统。[查看详情]

  • 马缨丹

    mă yīng dān

    植物名。马鞭草科马缨丹属,常绿灌木。茎、叶具有刺激性恶臭。叶对生,阔卵形,先端锐,头状花序呈繖房状,花冠初呈黄色、淡红及紫红。核果球形,内质光滑。一般供观赏,亦可入药。[查看详情]

  • 独阜寺

    dú fù sì

    距离安徽省太湖县新城约50里的小池镇红旗村境内有一座名山,叫独阜山。[查看详情]

  • 洞学

    dòng xué

    指古代设在名山胜地的书院。[查看详情]

  • 阳明山

    yáng míng shān

    山名。位于台北市之北,七星山之南。民国十二年,由日本人山本义信开发为公园。台湾光复后,划定特别区,进行有计划的整建工作,开辟出前山公园与后山公园。山多温泉、樱花,为台北近郊名胜之一。每年二月中旬至四月初为花季,园内茶花、杜鹃花等盛开,上山赏花者络绎不绝。旧称为「草山」,民国三十九年为纪念明代大儒王阳明而改名为「阳明山」。[查看详情]

  • 枕嵓漱流

    zhěn yán shù liú

    ①.同“枕石漱流”。②.嵓,“岩”的古字。[查看详情]

  • 名山胜川

    míng shān shèng chuān

    ①.亦作“名山胜水”。②.风景优美的著名山川。[查看详情]

  • 陂海

    bēi hăi

    泛指江湖河海。[查看详情]

  • 云台

    yún tái

    ①.高耸入云的台阁。②.汉宫中高台名。汉光武帝时,用作召集群臣议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③.汉宫中高台名。汉明帝时因追念前世功臣,图画邓禹等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后用以泛指纪念功臣名将之所。④.山名。在陕西省华阴县境。即西岳华山的北峰。古代隐者和道家多居于此。⑤.山名。在四川省苍溪县东南,接阆中县界。一名天柱山。⑥.山名。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境内。原为海中小岛,称郁洲,明代始与大陆相连。山上有水帘洞遗迹。⑦.道观名。[查看详情]

  • 洞天福地

    dòng tiān fú dì

    神仙所住的地方。比喻名山胜境。元·邓玉宾〈端正好·俺便似画图中套·朝元三煞〉:「五岳十洲,洞天福地。」明·无名氏也作「福地洞天」。[查看详情]

  • 博山炉

    bó shān lú

    古香炉名。因炉盖上的造型似传闻中的海中名山博山而得名。一说像华山,因秦昭王与天神博于是,故名。后作为名贵香炉的代称。[查看详情]

  • 十大洞天

    shí dà dòng tiān

    道教谓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地。即王屋山洞、委羽山洞、西城山洞、西玄山洞、青城山洞、赤城山洞、罗浮山洞、句曲山洞、林屋山洞、括苍山洞。[查看详情]

  • 箴诲

    zhēn huì

    规劝教导。[查看详情]

  • 名山

    míng shān

    有名的山。[查看详情]

  • 不知所终

    bù zhī suǒ zhōng

    不知道去那里、结果如何。[查看详情]

  • 庐山

    lú shān

    山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临水,西临陆地,万壑千岩,烟云弥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渊等名胜,西北有牯岭,为避暑胜地。相传周武王时,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此山,后登仙而去,徒留空庐而得名;一说以庐江得名。[查看详情]

  • 羣玉

    qún yù

    《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北征,东还,乃循黑水,癸巳,至于群玉之山……先王之所谓策府。郭璞注:言往古帝王以为藏书册之府,所谓藏之名山者也。本为传说中古帝王藏书册处。后用以称帝王珍藏图籍书画之所。[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