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描写“工人”的词语
共 67 条词语
-
①.旧称“工资率”。工资等级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按工人单位工作时间(小时、日、月)规定的工资额。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和各类专业人员(如教师、医师、工程师等)按等级规定的月工资额。[查看详情]
-
①.用玉雕成的人像。②.比喻资质聪慧,神采俊秀的人。③.美女。④.雕琢玉器的工匠。[查看详情]
-
担当重要工作或任务。[查看详情]
-
指“文革”中经推荐而进入大学、中专学习的学生,因来自于工人、农民、战士,故称。[查看详情]
-
①.期待于雇员或分配给雇员的多少工作或工作时间。②.一个部门或其他集团的工人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的全部工作。③.实际工作任务或可达工作任务。[查看详情]
-
凭劳力做工,以换取报酬的人。[查看详情]
-
1949年7月创刊于北京。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1966年12月停刊。1978年10月复刊。[查看详情]
-
为了工作的需要而特别制作的服装。[查看详情]
-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原姓乌里扬诺夫)(1870—1924)马克思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俄国共产党和苏联的主要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17岁参加学生革命运动,18岁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1894年提出了工农联盟的思想和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任务。1895年建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903年在俄国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1917年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十月革命以后,又领导俄国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1919年创立第三国际,推动了世界革命运动的发展。1921年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以代替苏联内战时期所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列宁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的阶段。[查看详情]
-
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斫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指精湛的技艺。[查看详情]
-
犹言惨无人道。[查看详情]
-
同“蠢蠢欲动”。[查看详情]
-
工作人员的工作年数,即工作人员的年资。[查看详情]
-
谓天的职司由人代替执行。语出《书·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查看详情]
-
①.帮忙工作、干活。②.被雇来帮忙做事的人。③.工匠的助手。[查看详情]
-
木匠、工匠。[查看详情]
-
家家通晓,户户熟悉。[查看详情]
-
焙茶的工人。[查看详情]
-
烧制砖瓦陶瓷器的工人。[查看详情]
-
工作服。工人穿在外面的罩衫。[查看详情]
-
管理园圃培植花木的人。[查看详情]
-
心思灵巧。[查看详情]
-
语出表示夜晚接著白天,一直不歇息。也作「日以继夜」、「以夜继日」、「夜以继昼」、「夜以接日」。[查看详情]
-
①.保护使其安全、安宁。②.州名。在今察哈尔省涿鹿县。[查看详情]
-
具工艺专长的人。[查看详情]
-
犹言筋疲力尽。[查看详情]
-
维持家庭的生计,养活家人。[查看详情]
-
工人队伍中被资本家收买,出卖工人阶级利益、破坏工人运动的人。[查看详情]
-
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在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下的革命联合。在我国,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查看详情]
-
①.《周礼》官名,冬官之属,掌陶器烧制。②.烧制陶器的匠人。③.即陶俑。[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