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9字词语

共 41 条词语

9字词语列表
  •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ăo sān pú tí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一译为“无上正遍知”。是佛无上觉智。佛教认为得到这种无上的、正确的、普遍的觉智,即名为“佛”。[查看详情]

  •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quán guó gè jiè jiù guó lián hé huì

    简称“救国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立的抗日救亡组织。1936年5月31日由上海各界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邹韬奋等发起成立。通过了《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赞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要求建立统一的抗日政权等。1942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中国人民救国会。1949年12月在北京宣告结束。[查看详情]

  • 三十年老娘倒绷孩儿

    sān shí nián lăo niáng dăo bēng hái ér

    比喻对素所熟习之事一时失手,犯了不该有的错误。[查看详情]

  •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zhōng yāng nóng mín yùn dòng jiăng xí suǒ

    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武汉革命政府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1927年3月创办于武昌黉巷(今红巷)13号。邓演达、毛泽东等任农讲所常务委员。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共八百余人。学习内容有农民问题、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社会进化史、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军事等。曾组织学员参加平定夏斗寅叛变。不少学员在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查看详情]

  •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zhǔ yào máo dùn yǔ cì yào máo dùn

    主要矛盾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起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指主要矛盾以外的矛盾。在事物的各种矛盾中,只有一种主要矛盾,其他都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也对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两者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抓住主要矛盾,就能抓住事物的中心,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主要矛盾有时即基本矛盾。[查看详情]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jīng jì jī chǔ yǔ shàng céng jiàn zhù

    经济基础指同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由经济基础所产生和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的组织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个方面。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和政党、社会集团等)两大方面。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构成特定的社会形态。经济基础派生和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两者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表现为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查看详情]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zhōng guó dì èr lì shǐ dàng àn guăn

    中国国家档案馆之一。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南京史料整理处,1964年改现名。馆址南京。藏有民国时期中央政权机构及其直属单位档案。[查看详情]

  • 南海湾国家历史公园

    nán hăi wān guó jiā lì shǐ gōng yuán

    在加拿大纽芬兰省北部。考古学家在此发现11世纪古挪威人遗址,证明北欧人比哥伦布早400年到达美洲。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之一。[查看详情]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èr shí nián mù dǔ zhī guài xiàn zhuàng

    书名。清吴沃尧撰,一百零八回。描写主角九死一生二十年间所见社会丑怪的现象,为清末揭发社会黑暗实貌的小说之一。[查看详情]

  • 莱茵河化学药品事故

    lái yīn hé huà xué yào pǐn shì gù

    一次严重的公害事故。位于莱茵河畔的瑞士的巴塞尔赞多兹化工厂于1986年11月1日发生仓库失火,库存的大量硫化物、磷化物和汞等有毒化学物质随废水流入莱茵河,致使沿河居民饮水一度发生困难,大量鱼类和水禽死亡,后果惨重。[查看详情]

  • 树叶掉下来怕打破头

    shù yè diào xià lái pà dă pò tóu

    见“树叶子掉下来都怕打了头”。[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