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谏
- 拼音
- dù jiàn
- 注音
- ㄉㄨˋ ㄐㄧㄢˋ
- 繁体
- 杜諫
杜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杜谏
谏阻。
引证解释
谏阻。
引《南齐书·郁林王纪》:“中书令 何胤 以皇后从叔见亲使直殿省,尝随后呼 胤 为三父与 胤 谋诛 高宗,令 胤 受事 胤 不敢当,依违杜諫,帝意復止。”
国语辞典
杜谏
谏止、谏阻。
引《南史·卷五·齐废帝郁林王本纪》:「与胤谋诛鸾令胤受事,胤不敢当,依违杜谏,乃止。」
网络解释
杜谏
杜谏,读音为dù jiàn,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谏阻。
杜谏的字义分解
-
杜
杜 [ dù ] 1.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2. 阻塞(sè),堵塞(sè)。 如 杜绝。杜塞(sè)。杜门谢客,防微杜渐。 3. 〔~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 4. 姓。 如 杜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
谏
谏 [ jiàn ] 1.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 如 谏劝。进谏。谏阻。兵谏。从谏如流。
杜谏的相关词语
【杜谏】的常见问题
-
杜谏的拼音是什么?杜谏怎么读?
答:杜谏的拼音是:dù jiàn
点击 图标播放杜谏的发音。 -
杜谏是什么意思?
答:杜谏的意思是:谏止、谏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