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清代的官僚体制中,京官作为一个相当数量的官僚群体,其仕进与为官状态无疑是一重要话题。
2、在很多国人寄予希望的1918年秋,前清京官梁济却选择以自杀警示国人。
3、京官迷恋戏园捧“戏子”为乐,“征逐歌场,习俗日流于浮荡”;高官则在署衙内自养戏班,奢靡妄费;地方官吏借口年节,雇觅戏班,寻欢作乐。
4、另外,京官每年还有禄米,从正一品七百石到从九品递降到三十石,高级官员还有货币形式的俸禄。
5、当时制度规定,每个京官都可依品秩高低,配给勤务员、伙夫、马夫、门卫、抄写员等皂役,如果不要这些人员的话,可以折算成工食银归己有。
6、他的儿子已经捐了京官,明年是乡试,他此刻已经到京里去买关节,一旦中了举人,那还了得,只怕地方官也要让他三分!到了那时,怕他没有法子要你的田!
7、由于京官没有这一丰厚的“外快”,怨言四起。
8、有实权的大官小官,自然满盆满罐,但剩下的穷京官,也得捞点余沥,所谓冰敬、炭敬,过年的时候,来的就是炭敬。
9、除了京官,地方官吏吃药看病也是沾惠于这个“医在王官”的体制。
10、权力是个好东西,奸臣需要,忠臣、能臣更需要,唯有庸臣不需要。倘或无权在手,便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丈夫抱负如何伸展?无权在手,我师曾国藩无非一潦倒京官,鸿章亦无非一落魄翰林,蝇营狗苟,饱食终日。雪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