旄 狄
- 拼音
- máo dí
- 注音
- ㄇㄠˊ ㄉㄧˊ
旄狄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旄狄
即旄羽。
引证解释
即旄羽。参见“旄羽”。
引《礼记·乐记》:“为人君者谨其所好恶而已矣……然后钟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此所以祭先王之庙也。”
孔颖达 疏:“狄羽也。声既文质备足又用干戚旄羽以舞动之。”
网络解释
旄狄
旄狄,拼音是máo dí,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旄羽(牦牛尾和雉羽)。
旄狄的字义分解
-
旄
旄 [ máo ] 1.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 如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旄 [ mào ] 1. 古同“耄”,年老。
-
狄
狄 [ dí ] 1. 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 2. 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3. 古代最下级的官吏。 4. 有力的麋鹿。 5. 古同“翟”,乐舞所用的雉羽。 6. 姓。
旄狄的相关词语
【旄狄】的常见问题
-
旄狄的拼音是什么?旄狄怎么读?
答:旄狄的拼音是:máo dí
点击 图标播放旄狄的发音。 -
旄狄是什么意思?
答:旄狄的意思是:即旄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