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àn shí

拼音
gàn shí
注音
ㄍㄢˋ ㄕˊ

旰食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旰食gàn shí

  1. 晩食。指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

  2. 泛指勤于政事。

引证解释

  1. 晚食。指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

    《左传·昭公二十年》:“奢 闻 员 不来曰:‘ 楚 君、大夫其旰食乎!’”

  2. 泛指勤于政事。

    汉•应劭 《风俗通·过誉·司空颍川韩稜》:“今 兴 官尊任重经略千里,当听讼侍祠班詔劝课,早朝旰食,夕惕若厉。”
    唐•杜甫 《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诗:“至尊方旰食仗尔布嘉恩。”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大陆>发刊辞》:“于是大陆之君臣乃由此而旰食矣。”

国语辞典

旰食gàn shí

  1. 晚食。比喻勤劳做事无暇吃饭。

    《文选·潘岳·关中诗》:「天子是矜旰食晏寝。」
    《三国演义·第五七回》:「此正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

网络解释

旰食

旰食,出自《金莲记·射策》指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泛指勤于政事。多用于执政者、帝王等人的勤政,组词有“宵衣旰食”。

旰食的字义分解

  • 旰 [ gàn ] 1. 晚,天色晚。 旰食宵衣(天晚才吃饭,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多用以称谀帝王勤劳政事)。 旰 [ hàn ] 1. 〔~~〕盛大的样子,如“皓皓~~,丹彩煌煌”。

  • 食 [ shí ] 1. 吃。 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 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 “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 日食。月食。 食 [ sì ] 1. 拿东西给人吃。 食母(乳母)。 食 [ yì ] 1. 用于人名。 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旰食造句

1、, 朕宵衣旰食,不敢妄自菲薄,今又得此良将,此天佑我大明。

2、, 这是一个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的勤勉之君,可是其文化上的呆板,也让人难以忍受。

3、, 崇祯皇帝宵衣旰食,倒想振兴大明。

4、, 高拱一直还当着皇上的秘书,知道皇上如今勤政,真可谓是宵衣旰食,既然深夜急召内阁大臣与兵部两位堂官议事,想必所议之事非同小可,一时半会且回不来。

5、, 朱由检在位17年,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

6、, 勇尔武者,国之柱梁,天子有命,宵衣旰食

7、, 再说北京,崇祯皇帝自登极以来,肃清阉党,重整朝政,忧心国事,苦撑危局,事必躬亲,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一心想做个中兴之主。

8、, 自登基以来,自己勖进勤免,旰食宵衣。

9、, 这匾上‘宵衣旰食’四个字是朕自己写的,朕总不能自打耳光吧!你吕大伴这个时辰不也还在司礼监看折子吗?

10、, 每推至诚,以御方夏,庶以仁化,臻于太和,宵衣旰食,意属于此。

旰食的相关词语

【旰食】的常见问题

  1. 旰食的拼音是什么?旰食怎么读?

    答:旰食的拼音是:gàn shí
    点击 图标播放旰食的发音。

  2. 旰食是什么意思?

    答:旰食的意思是:晚食。比喻勤劳做事,无暇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