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í

拼音
zhí pí
注音
ㄓˊ ㄆㄧˊ
词性
动词

植皮的意思

词语解释

植皮zhí pí

  1. 移植皮肤。

引证解释

  1. 植皮肤。

    巴金 《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三:“也就是这个主任医生在准备为 老丘 植皮的时候他第一个要求把自己的皮移植在病人的身上。”

网络解释

植皮

zhí pí

是在沙发面料反面深加工的一种工艺。一般面布是烫金仿皮工艺底布一般则是在针织布上面植皮其作用是让做出来的面料更具有真皮的样子。这样的沙发面料耐磨度比较高。植皮工艺成本一般在9元左右。面布风格也可以用PU。

自身皮肤移植是治疗创伤、烧伤及其他因素所致皮肤缺损的常用方法。植皮术包括皮肤组织单独移植的游离植皮和皮肤及皮下组织同时移植的带蒂皮瓣或皮管的移植。

游离皮片移植是将人体的皮肤由一处切下其部分厚度或全层厚度完全与本体分离移植到另一处,重新建立血液循环并继续保持其活力以达到修复的目的这种手术方法称之为游离植皮或游离皮片植术。 按移植皮片的厚度不同可分为薄层皮片(又称妨刃厚皮片)、中厚皮片、全厚皮片及含真皮下血管网全复皮片植四种。

游离植皮早期生长愈合过程分为血浆营养期与血管营养期。

(一)血浆营养期:皮片移植创面后最初24~48小时营养全靠创面上渗出的血浆来维持。

(二)血管营养期:皮片的血管来自:①皮片和创面之间的等口径毛细血管建立起来直接关系这种联系在手术后18小时即可见到。②创面基底和边缘的血管的内皮细胞产生新的毛细胞管芽苞这些芽苞借助皮和创面间的纤维素网长入皮片内。这样表层皮片和薄的中厚皮片在术后第二日厚的则在术后第三日就有较好的血管形成。术后10日皮下愈着已稳定。

皮瓣移植又称带蒂移植皮肤。皮瓣是由皮肤和皮下组织构成的组织块,可以从身体的一处向另一处转移。在转移过程中需有一个或两个蒂部相连接也可暂不连接,移植后再进行血管吻合。

皮瓣的血液运输和营养在早期完全依靠蒂部供应。当皮瓣在移植处愈合后3周左右又逐渐建立起新的血液循环系统这时就可以切断蒂部,皮瓣移植过程也就结束了。有时有的皮瓣也可以不断蒂,比如象局部旋转皮瓣或推进皮瓣等。

滋养皮瓣的主要血管在皮瓣深层组织中大型皮瓣分离时须包括深筋膜,以保护在皮下脂肪深面的血管网。如果感到皮瓣太厚影响修复后的局部功能或外貌时可在皮瓣转移成活3~6月后,再分次将脂肪切除(即去脂术)。

植皮的字义分解

  • 植 [ zhí ] 1. 栽种。 种植。培植。栽植。植树。 2. 树立。 植立。植志(立志)。 3. 戮住,竖起。 植耳。 4. 生物的一大类,谷类、花草、树木等的统称。 植物。植被。植保。 5. 古代军中监督工事的将官。 “华元为植,巡功。”

  • 皮 [ pí ] 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 皮毛。 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 裘皮。 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 封皮。书皮。 4. 表面。 地皮。 5. 薄片状的东西。 豆腐皮。 6. 韧性大,不松脆。 花生放皮了。 7. 不老实,淘气。 顽皮。 8. 指橡胶。 胶皮。皮球。 9. 姓。

植皮造句

1、延期植皮组患者创面愈合后较早期切痂组面部外观丰满,皮肤弹性好,表情丰富。

2、结果:33例病人创面全部愈合,没有一例植皮.

3、目前在烧伤手术中仍旧采用传统的植皮技术,也就是电视剧中琅琊阁主搓骨削皮术的简易版。

4、方法采用手术治疗,依据具体创面情况选择皮瓣修复或者植皮手术.

5、结果:124例病人中,115例创面一期愈合,另9例据情辅以手术植皮治疗愈合.

6、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与人工真皮共同移植对移植床及真皮海绵内微血管形成、胶原沉积的影响,促进人工真皮海绵内类真皮组织形成,缩短“二期植皮”的间隔时间。

7、医生告诉丈夫,他妻子瘦弱不堪,在她的身上找不到可用的皮肤做植皮手术。

8、结果:25例创面自行痊愈,6例由于溃疡面较深、组织缺损较多,肉芽新鲜后行点状植皮后继续外涂mEBo至创面愈合。

9、同时,烧伤部位因为没有皮肤,结痂一天天肿胀、鼓凸,像一块块鳞片,需要赶紧植皮治疗,否则严重时将危及生命。

10、胡歌现在每天要做疤痕治疗,每天戴12小时压力面具,从头戴下来,把耳朵压得紧紧的,要把植皮那块压住,压松压软,必须很贴,不能一大块突出来。

植皮的相关词语

【植皮】的常见问题

  1. 植皮的拼音是什么?植皮怎么读?

    答:植皮的拼音是:zhí pí
    点击 图标播放植皮的发音。

  2. 植皮是什么意思?

    答:植皮的意思是:移植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