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ǐ

拼音
shuǐ tă
注音
ㄕㄨㄟˇ ㄊㄚˇ
词性
名词
繁体
水獺

水獭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水獭shuǐ tă

  1. 哺乳动物鼬科。头部宽而扁,尾巴长,四肢短粗趾间有蹼,毛褐色,密而柔软有光泽。穴居在河边昼伏夜出,善于游泳和潜水吃鱼类和青蛙、水鸟等。皮毛很珍贵可以用来制衣领、帽子等。

引证解释

  1. 哺乳动物,鼬科。头部宽而扁,尾巴长,四肢短粗趾间有蹼,毛褐色,密而柔软,有光泽。穴居在河边昼伏夜出,善于游泳和潜水,吃鱼类和青蛙、水鸟等。皮毛很珍贵,可以用来制衣领、帽子等。参阅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水獭

    碧野 《天山景物记》:“天山 奇珍异品很多我们知道水獭是生活在水滨和水里的而 天山 上却生长着旱獭。”

国语辞典

水獭shuǐ tă

  1. 动物名。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体长三尺头扁而短,尾长,足短,趾间有蹼,穴居河岸,夜出食鱼。其皮毛柔细色深褐,颇贵重。

网络解释

水獭

水獭水獭

水獭:中药

水獭的字义分解

  • 水 [ shuǐ ]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 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2. 河流。 汉水。湘水。 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 4. 液汁。 水笔。墨水。 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 贴水。外水。肥水。 6. 指洗的次数。 这衣服洗过两水了。 7. 姓。

  • 獭 [ tǎ ] 1. 〔水~〕哺乳动物,脚短,趾间有蹼,体长七十余厘米。昼伏夜出,善游水,食鱼、蛙等,毛棕褐色,是珍贵的袭皮。 2. 〔旱~〕哺乳动物,前肢发达善掘土,毛皮可制衣帽。是鼠疫的传播者。亦称“土拨鼠”。 3. 〔海~〕哺乳动物,体圆而长,毛皮很珍贵。生活在近岸的海洋中。通称“海龙”。

水獭造句

1、夹克是用水獭皮做的。

2、水鼠和水獭相互看著对方然后大笑。

3、水獭被认为存活在地球上已经9千多万年.

4、路明非偷眼看看这雄霸的男人,心里浮现出一幅画面,狗熊搂着水獭坐在田埂上,狗熊说,阿獭,这个世界虽然广大,但只有你懂我的敏感纤细。

5、其它研究发现,SccP能造成绿头鸭蛋壳轻微变薄,并能损害水獭的肝脏。

6、、“除了驼鹿,花鹿,猎人们还打狼獾、艾鼬、水獭和白鼬”。

7、据考证,该帐篷的篷顶和篷裙由100张虎皮制作而成,底边镶有水獭皮、熊皮、豹皮等装饰,同时四周镶有海贝串成的吉祥图案。

8、在缝制镶边时,他们采用当地特有的氆氇、貂皮、水獭皮等做边饰,袖宽而长,通身宽大。

9、主要野生动物有五类3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二级野生动物14种,还有多种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如穿山甲、猕猴、水獭、大灵猫、小灵猫等。

10、????4月10日,经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鉴定,这些动物毛皮分别是水獭皮8张、雪兔皮56张、赤狐皮15张、水貂皮61张、麝鼠皮7976张。

水獭的相关词语

【水獭】的常见问题

  1. 水獭的拼音是什么?水獭怎么读?

    答:水獭的拼音是:shuǐ tă
    点击 图标播放水獭的发音。

  2. 水獭是什么意思?

    答:水獭的意思是:动物名。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体长三尺,头扁而短,尾长,足短,趾间有蹼,穴居河岸,夜出食鱼。其皮毛柔细,色深褐,颇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