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

拼音
wú gōng
注音
ㄨˊ ㄍㄨㄥ
繁体
吳公

吴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吴公wú gōng

  1. 汉上蔡人。文帝时,为河南守曾荐贾谊为博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乃征为廷尉。”司马贞索隐:“吴姓也。史失名,故称公。”后因以指政绩突出者。

  2. 即蜈蚣。

引证解释

  1. 汉•上蔡 人。 文帝 时,为 河南 守,曾荐 贾谊 为博士。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 初立闻 河南 守 吴公 治平为天下第一……乃徵为廷尉。”
    司马贞 索隐:“吴,姓也。史失名故称公。”
    后因以指政绩突出者。 唐•刘禹锡 《郡斋书怀寄河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诗:“綺季 衣冠称鬢面 吴公 政事副词华。”
    宋•陈师道 《谢傅监》诗:“吴公 汉•庭右 贾生 世用疎。”

  2. 即蜈蚣。

    《广雅·释虫》:“蝍蛆吴公也。”
    王念孙 疏证:“吴公,一作蜈蚣。”
    《太平御览》卷九四六引 沉怀远 《南越志》:“绥定县 多吴公其大者能以气吸蜥蜴。”
    《太平御览》卷九四六引 晋•刘欣期 《交州记》:“大吴公出 徐闻县 界,取其皮可以冠皷。”

网络解释

吴公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召以为廷尉。吴公荐洛阳人贾谊帝召以为博士。其事见于《史记》和《汉书》贾谊传,吴公与李斯同邑说明他也是上蔡人,并曾学事李斯,当过李斯的学生。明代李本固《汝南遗事》:“汉河南守吴公墓在邵店东北隅。重兴寺明嘉靖间土人创立。后佛殿掘得墓砖甚多次获一碣,上有汉吴公墓字。”邵店在今河南省上蔡县南部,为宋代上蔡三镇之一。宋王存《元丰九域志》“上蔡,州北五十五里,二乡,东岸、苽陂(即今华陂)、邵店三镇。

吴公葬于此,其或为邵店人。

吴公的字义分解

  • 吴 [ wú ]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 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2.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 吴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3.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 吴语。吴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4. 姓。

  • 公 [ gōng ]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 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 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 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 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

吴公造句

1、该报道称,其正面刻有“显考吴公讳竹似老大人之墓”,墓碑两侧则刻着近千字碑文,讲述吴竹似先生的生平。

2、在农村低保户、在乡复员军人金贵臣家,吴公男与89岁高龄的金贵臣老人促膝交谈,老人讲述了1947年入伍后,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站岗守卫时的经历。

3、杂家奉圣喻,带这位吴公子觐见端福公主,妨请通禀娘娘一声。

4、来,就让我等敬吴公公一杯,预祝咱们马到功成!

5、吴公勤介绍说,这是个银质的箍,是箍在漆盒盖上的装饰物,因为漆盒腐朽了,箍在盒盖上的银箍就移动到旁边了。

6、吴公子,教主就在公主岭下的山洞中,她对你可是日思夜想,你现在不想见她吗?

7、怎奈事机不巧,鄂抚祟纶挟有意见,密劾吴公闭城株守,奉旨切责,吴公不得已才出外督师的。

8、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於敌。

9、林宇一行三人到达山顶时,已是日上三竿时分,山上空无一人,那吴仁青吴公子现在还未到来。

10、据史料记载,隋炀帝在扬州江都宫被部将宇文化及所杀,最初由萧后殡于流珠堂,后由部将陈棱改葬在吴公台。

吴公的相关词语

【吴公】的常见问题

  1. 吴公的拼音是什么?吴公怎么读?

    答:吴公的拼音是:wú gōng
    点击 图标播放吴公的发音。

  2. 吴公是什么意思?

    答:吴公的意思是:①.汉上蔡人。文帝时,为河南守,曾荐贾谊为博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乃征为廷尉。”司马贞索隐:“吴,姓也。史失名,故称公。”后因以指政绩突出者。②.即蜈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