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粉
- 拼音
- hú fěn
- 注音
- ㄏㄨˊ ㄈㄣˇ
胡粉的意思
词语解释
胡粉
铅粉。用于傅面或绘画。
用于涂墙。
引证解释
铅粉。用于傅面或绘画。
引《释名·释首饰》:“胡粉:胡餬也,脂合以涂面也。”
《后汉书·李固传》:“固 独胡粉饰貌搔首弄姿。”
晋•张华 《博物志》卷四:“胡粉、白石灰等以水和之,涂鬢鬚不白。”
晋•葛洪 《抱朴子·论仙》:“愚人乃不信黄丹及胡粉乃化铅所作。”
清•曹寅 《题马湘兰画兰长卷》诗:“月窟玄卿螺子笔麝煤胡粉轻无迹。”用于涂墙。
引汉•蔡质 《汉官典职仪式选用》:“省中皆以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画古烈士。”
晋•陆翽 《邺中记》:“石虎 以胡粉和椒涂壁曰椒房。”
国语辞典
胡粉
古时用来搽脸的铅粉。
引《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卖胡粉女子》:「游市见一女子美丽,卖胡粉,爱之,无由自达,乃托买粉。」
胡粉的字义分解
-
胡
胡 [ hú ]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 如 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 如 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 乱,无道理。 如 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 如 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 如 胡须。 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 如 “狼跋其胡。” 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8. 姓。
-
粉
粉 [ fěn ] 1. 细末儿。 如 粉末。粉剂。粉尘。米粉。花粉。药粉。漂白粉。 2. 特指化装用的粉末。 如 香粉。粉墨登场。粉黛。扑粉。粉霜。 3. 用涂料抹刷。 如 粉刷。粉饰。 4. 使破碎,成为粉末。 如 粉碎。粉身碎骨。 5. 白色的或带粉末的。 如 粉墙。粉蝶。粉连纸。粉笔。 6. 用豆粉或别的粉做成的食品。 如 粉丝。凉粉。粉皮。粉芡(qiàn)。米粉肉。 7. 浅红色。 如 粉色。粉花。
胡粉的相关词语
【胡粉】的常见问题
-
胡粉的拼音是什么?胡粉怎么读?
答:胡粉的拼音是:hú fěn
点击 图标播放胡粉的发音。 -
胡粉是什么意思?
答:胡粉的意思是:古时用来搽脸的铅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