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ăo bèi

拼音
biăo bèi
注音
ㄅㄧㄠˇ ㄅㄟˋ

裱褙的意思

词语解释

裱褙biăo bèi

  1. 贴在衬垫物上借以加固或供陈列;特指粘贴(如一张纸)在结实的材料上作为装订。

    mount a picture;

引证解释

  1. 亦作“裱背”。用纸或丝织品做衬托来装潢字画书籍或加以修补使之美观耐久。凡裱褙必两层书画等正面向外者谓之裱;以无染素纸衬托其背者,称为褙。参阅 明•陶宗仪 《辍耕录·裱背十三科》

    《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王太尉 取污了绢来看时完然一幅全身 吕洞宾 ……将这幅仙画送进入后宫太后娘娘裱褙了内府侍奉。”
    明•阮大鋮 《燕子笺·误画》:“门掛招牌利市家传裱背生涯。”
    清•顾张思 《土风录·裱褙:“装潢曰裱褙。”

国语辞典

裱褙biăo bèi

  1. 用纸、布或丝织品为衬底将书画等黏糊起来以便于收藏或展示。以书画向外称为「裱」,做衬底的托背,称为「褙」。宋·吴自牧也作「背褾」、「表背」、「裱揹」、「裱背」、「褾背」。

    《梦粱录·卷一三·铺席》:「朝天门里大石版朱家裱褙铺"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13231085df>裱褙铺。」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只听得桥下裱褙铺里一个人叫道:『我儿出来见郡王!』」

网络解释

裱褙

1、贴在衬垫物上借以加固或供陈列

2、特指粘贴(如一张纸)在结实的材料上作为装订

裱褙的字义分解

  • 裱 [ biǎo ] 1. 用纸或丝织物把书、画等衬托粘糊起来。 装裱。裱褙。裱贴。 2. 用纸或其他材料糊屋子的墙壁或顶棚。 裱糊。

  • 褙 [ bèi ] 1. 〔~子〕➊披风,霞帔,亦作“背子”;➋指袼褙。 2. 把布或纸一层一层地粘在一起。 裱褙。袼褙(用碎布或旧布加衬纸裱成的厚片,多用来制布鞋。“褙”读轻声)。

裱褙造句

1、现在能裱褙字画书籍的师傅已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了。

2、因此,加强悬架,减震器和悬挂支撑上方裱褙的一部分模型的具体内容范围.

3、我们将许多印制精美的犹太经文月历及其他图片裱褙成画,凡看到我们作品的无不称赞其极具艺术性。

4、被裱褙的乱云,是写在,信风上的书法,我犹存。郑愁予

5、李庆糟姜铺、胡人饼店、邹家染店、丑婆婆药铺、朱家裱褙铺、张家金银交引铺、温州漆器铺、波斯火烧店,应有尽有。

6、他自家十分得意,叫秀才拿到裱褙店里接着,见者无不赞叹。

7、在东单牌楼西裱褙胡同于谦祠内,出现了一个义和团坛口。

8、住持走去房中,厢内捧出经来,外边是宋锦包袱包着,揭开里头看时,却是册页一般装的,多年不经裱褙,糨气已无,周围镶纸多泛浮了。

9、到了现代,南后街修葺一新后,多家老字号回归,这其中就包括旧书铺、裱褙店、古玩店、花灯店、小吃店等。

10、现在能裱褙字画书籍的师傅已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了。

裱褙的相关词语

【裱褙】的常见问题

  1. 裱褙的拼音是什么?裱褙怎么读?

    答:裱褙的拼音是:biăo bèi
    点击 图标播放裱褙的发音。

  2. 裱褙是什么意思?

    答:裱褙的意思是:用纸、布或丝织品为衬底,将书画等黏糊起来,以便于收藏或展示。以书画向外,称为「裱」,做衬底的托背,称为「褙」。宋·吴自牧也作「背褾」、「表背」、「裱揹」、「裱背」、「褾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