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鸿章说自己是个“裱糊匠”,其实也正是他自己甘当“裱糊匠”,才使中国的事情越办越糟,终于一败涂地,自己也被定格在那个揪心的历史场景中。
2、“大清裱糊匠”李鸿章的渐进改革之路。
3、明明人性已堕落罪恶渊谷,却裱糊起“摸石头”来修补。
4、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蒙昧无知的最后一层裱糊板。
5、当时的历史时期,那个病入膏肓的老大帝国最需要的不是裱糊匠,而是根本改变国家命运的政治家。
6、而当发现时,往往漫天的石块已经丢了过来,想当裱糊匠业已不可得。
7、一边糊,一边给我讲过去大户人家办丧事,要裱糊多少东西。
8、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
9、李鸿章不是“裱糊匠”是终结者记:多年来你一直以一种善意的立场,去理解历史人物在当时当地的选择,最典型的,莫过于被骂了100年的李鸿章了。
10、讲究的人家,都要请裱糊匠“裱屋”,这是旧时济南专门的一种行业,有师傅有徒弟,很像现在的房屋装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