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独秀则将文学形式和题材内容必然地联系起来,并将文学革命与社会革命逻辑地联系一起,主张与旧文化从根本上决裂。
2、文学革命后,口语入诗、诗歌散文化的追求曾导致“诗文合一”、诗文不分的倾向。
3、作为“五四”时期“文学革命”的思想发源地,清末的文学复古主义思潮以异常丰富的思想资源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基本性格的生成。
4、乡土文学是中国“五四”文学革命后形成的最早的文学流派之一。
5、乡土文学是中国“五四”文学革命后形成的最早的文学流派。
6、由“第四媒体”引发的文学革命,则有可能从整体上改变文学格局,乃至打造出崭新的文学社会学和文学美学。
7、于是他们高举起“人的解放”、“妇女的解放”的大旗,倡扬文学革命。
8、他们都非常注重文学理论的建设,积极的宣传、倡导建设新的文学,并投身文学革命。
9、有不顾迂儒之毁誉,明目张胆以与十八妖魔宣战者乎?予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为之前驱!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2卷6期,1917年。
10、况且,多数章门弟子与时俱进,甚至还引领一时潮流,如在文学革命、思想革命、语言文字改革等方面,他们皆可谓厥功甚伟、贡献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