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众多捧角家、在津蛰居的寓公倾巢而出,占据着戏院的大小包厢,俗的送花篮、请吃饭,雅的撰写文章、题赠诗词。
2、那时戏园子里除有捧角儿的乱喊叫外,前台还出现了“三行”,即茶水行、小卖行、手巾把行。
3、旧上海戏剧界有捧角之风,那是有钱有势的大亨们的风流韵事,本不足为奇的。
4、北京城内旗人多,遗老遗少多,多以听戏捧角、哼唱京调为时尚。
5、所以古时候富家公子哥听戏捧角玩戏子是件很时尚的事情,而那些名角红角也就常常沦为公子哥们的玩物。
6、当时戏迷多,捧角之风盛行,该报刊登受观众喜爱的演员的评论文章,受戏迷欢迎。
7、尤其是1929年,她在天津新桃园演出时得到众多捧角家的追捧,池座、散座,坑满谷满。
8、然而定都北京后,种种特权毁了八旗子弟,他们早已遗失了父辈的进取精神和斗志,无所用心,终日提笼架鸟,出入酒肆茶馆,以*博斗鸡、听戏捧角为乐。
9、据金陵戏坊负责人、市文投集团下属演艺集团党委*记徐凯介绍,公众可通过“金陵戏坊”微信服务号提前预订,欢迎戏迷及市民、游客前去看戏“捧角”。
10、在观看了刘采春的一次表演后,元长官立刻成为刘采春的粉丝,并且写了篇声情并茂的评论文章,极尽捧角之能事,这篇文章立马拉近了二人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