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hăi guān

拼音
shān hăi guān
注音
ㄕㄢ ㄏㄞˇ ㄍㄨㄢ
词性
名词
繁体
山海關

山海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山海关shān hăi guān

  1. 中国明代万里长城东端第一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境内扼辽西走廊西南口城固楼雄,自古为交通要冲。

    Shanhaiguan;

引证解释

  1. 古称 渝关,或作 榆关。又名 临渝关、临闾关。为 河北省 旧 临榆县 之东门长城的起点。今属 秦皇岛 市。 明•初置关戍守因其背山面海,故取名 山海关。北依 角山东临 渤海,联接 华北 与 东北 平原。形势险要自古为交通要隘,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国语辞典

山海关shān hăi guān

  1. 位于河北省临榆县的关隘明代曾置山海卫于此,以其背山面海,因而得名。居长城起点为河北通东北的重要门户有北宁铁路经过。形势险要自古为交通要隘,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网络解释

山海关 (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与“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筑城建关设卫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山海关城周长约4千米,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瓮城以及1350延长米的明代平原长城等景观。

1961年3月4日万里长城-山海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山海关的字义分解

  • 山 [ shān ]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 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 形状像山的。 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 形容大声。 山响。山呼万岁。 4. 姓。

  • 海 [ hǎi ]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 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2. 用于湖泊名称。 青海。中南海。 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 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 人山人海。火海。 5. 漫无目标地。 海骂。海找。 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 海棠。 7. 特指中国上海。 海派。 8. 姓。

  • 关 [ guān ] 1. 闭,合拢。 关门。关闭。关张。关停并转(zhǎn)。 2. 拘禁。 关押。关禁。 3.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 关口。关隘。关卡(qiǎ)。关塞(sài)。关津。嘉峪关。 4.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 海关。关税。 5. 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 关节。难关。年关。 6. 牵连,联属。 关连。关联。关心。关涉。关乎。关注。关于。有关。 7. 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 关饷。 8. 姓。

山海关造句

1、以往在人们的概念中,往往把山海关视作一个陆路税关.

2、角山山势巍峨,绵延起伏,是山海关的天然屏障。

3、这是康熙皇帝第二次东巡山海关时写下的诗句。

4、总规划面积为687平方公里。分布在秦皇岛市的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昌黎县、抚宁县和卢龙县。

5、附近河南、湖北、山东等地的直系主力部队都以被玉帅调去山海关一线和奉军对峙去了,留下的守军守备尚且不足更别谈进攻高阳了。

6、俗话说兵马不动粮草先行。现在我山海关的粮草足备。

7、在改革开放初期,山海关汽水厂增资迁厂,从大连道搬迁至红旗路,并从罗马尼亚引进了当时先进的生产线,进入了新一轮辉煌期。

8、放心,不会连累到你的,你速去山海关交了货带上这些押货的大兵,与他们在县里好好乐两天。

9、床弩发射出有婴儿手臂大小的踏厥箭,带着音爆声,在数万人的喊杀声中悄无声息的射在山海关的墙体上,溅出火花。

10、小李又给她讲起顾城的激流岛事件、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事件,一个叫食指的诗人精神失常事件,把她听得毛骨竦然,更觉迷惑。

山海关的相关词语

【山海关】的常见问题

  1. 山海关的拼音是什么?山海关怎么读?

    答:山海关的拼音是:shān hăi guān
    点击 图标播放山海关的发音。

  2. 山海关是什么意思?

    答:山海关的意思是:位于河北省临榆县的关隘,明代曾置山海卫于此,以其背山面海,因而得名。居长城起点,为河北通东北的重要门户,有北宁铁路经过。形势险要,自古为交通要隘,有「天下第一关」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