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元朝对国子学主要官员国子祭酒的任命,也能够反映出元朝国子学的办学情况。
2、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3、梁侍中、国子祭酒萧子云善草隶,百济国专门派使者来到建康城求其书法。
4、会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吕思诚反对最坚决,但遭到了压制,脱脱终于下决心实行变钞。
5、按当时的官职结构,国子祭酒是学官中的最高头衔。
6、公元814年,郑余庆就任凤翔尹,兼职国子祭酒,主掌国家学术教育、文化事业。
7、他的儿子叫谢衡,在西晋政权中担任国子祭酒、太子少傅等。
8、后来宦官杀宪宗立穆宗,韩愈被召回朝,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9、他的儿子谢衡在西晋太康年间担任国子祭酒、太子少傅等。
10、从此以后丁祭成为制度,“定每岁仲春、秋上丁,皇帝降香,遣官祀于国学,以丞相初献,翰林、学士亚献,国子祭酒终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