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陈述自己的主张,文士们热衷于口头上的“议”和“谈”,这也给论说文的发展带来新的改变。
2、他们把耶稣带到大祭司那里。又有众祭司长和长老并文士,都来和大祭司一同聚集。
3、人生来就正直,人如果要真正地生活,就一定要保全自己的正直,贫困是文士来生活,文士不安于贫困,就是违反常规。
4、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5、唐代是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发展的成熟时期,尤其是唐太宗贞观阶段成为文士谏诤干政的黄金时代。
6、我们知道,国子学最高领导国子祭酒,通常由在学术界德高望重的著名文士担任,作为管理者,这些文士大儒会否直接参与教学呢?答案是肯定的。
7、中国文人雅集源自三国时期建安文士云集邺下,诗酒唱和,觞酌流行,开以文论道之先河。
8、当时正在自己啃狗腿的时候,一个蓬头垢面的文士就蹲在旁边看,垂涎欲滴的样子,再配上那文士骨子里的高傲,那情形看在眼里真的可笑。
9、考中的文士或被擢用,在文馆(书房)供职,又荐引俘降的文士入仕。
10、游走于三国,武将的纵横开阖,文士的奇谋妙计,是炼心,也是修炼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