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他任师儒之责、牧民之寄者不可枚举。
2、范书日月?驳之处不可枚举,书阙有闲,无从悉正。
3、军机处记名人员,和珅任意撤去,种种专擅,不可枚举,其大罪十二。
4、风水术在运用上千变万化,不可枚举,我只是按照我理解的去判断。
5、原以为中国有十多亿人,这茫茫人海中能合乎他规矩的人,定然是不可枚举,不可胜数,他还很有一番挑肥拣瘦的余地。
6、“货物云屯,人如蜂聚,奇珍异宝往往有之;牲畜果品,尤不可枚举”的盛况延续至今。
无法一个个列举。形容数量之多。
无法一个个列举。形容数量之多。
引《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篱边﹞更有那金萱、百合……夜落金钱、缠枝牡丹等类不可枚举。”
清•袁枚 《随园随笔·诸史》:“盖 朱子 方责 文中子 作《元经》拟《春秋》之妄岂肯躬自蹈之?书中舞文弄字之弊,不可枚举。”
形容非常多多到无法计算。也作「不胜枚举」。
引《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更有那金萱、百合、剪春罗、剪秋罗、满地娇、十样锦、美人蓼……等类不可枚举。」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假若有人恃强他便出奇计以胜之,种种快事,不可枚举。」
不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 fǒu ] 1.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可 [ kě ] 1. 允许。 如 许可。认可。宁可。 2. 能够。 如 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 值得,认为。 如 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 适合。 如 可身。可口。可体。 5. 尽,满。 如 可劲儿干。 6. 大约。 如 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 如 他可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 如 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 如 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可 [ kè ] 1. 〔~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枚 [ méi ] 1. 树干。 如 伐其条枚。 2. 古代行军时防止士卒喧哗的用具,状如箸,衔在口中。 如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3. 马鞭。 如 以枚数(shù)阖(用马鞭指点着数门扇)。 4. 量词,相当于“个”,多用于形体小的东西。 如 一枚别针。不胜枚举(一个一个地举不完)。 5. 姓。
举 [ jǔ ] 1. 向上抬,向上托。 如 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 2. 动作行为。 如 举止。轻而易举。 3. 发起,兴办。 如 举义。举办。创举。 4. 提出。 如 举要。举例。 5. 推选,推荐。 如 推举。荐举。 6. 全。 如 举国。举世。举家。 7. 古代指科举取士。 如 科举。举人。一举成名。 8. 攻克。 如 “一战而举鄢、郢”。
1、其他任师儒之责、牧民之寄者不可枚举。
2、范书日月?驳之处不可枚举,书阙有闲,无从悉正。
3、军机处记名人员,和珅任意撤去,种种专擅,不可枚举,其大罪十二。
4、风水术在运用上千变万化,不可枚举,我只是按照我理解的去判断。
5、原以为中国有十多亿人,这茫茫人海中能合乎他规矩的人,定然是不可枚举,不可胜数,他还很有一番挑肥拣瘦的余地。
6、“货物云屯,人如蜂聚,奇珍异宝往往有之;牲畜果品,尤不可枚举”的盛况延续至今。
答:不可枚举的拼音是:bù kě méi jǔ
点击 图标播放不可枚举的发音。
答:不可枚举的意思是:形容非常多,多到无法计算。也作「不胜枚举」。
答:不可枚举的近义词是:不可胜举 举不胜举 不可胜数
答:不可枚举的反义词是:寥寥无几 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