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

拼音
jì wén
注音
ㄐㄧˋ ㄨㄣˊ

祭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祭文jì wén

  1. 祭奠死者或供奉神仙时唱读的文章。

    funeral oration; elegiac address;

引证解释

  1. 文体名。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

    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若乃礼之祭祀事止告饗;而中代祭文,兼讚言行。祭而兼讚,盖引神而作也。”
    宋•郭彖 《睽车志》卷四:“忽有髑髏自空堕几案间举家骇愕 咏之 为祭文而埋之。”
    章炳麟 《国故论衡·正斋送》:“近世或有功德在民祭於州邑,及夫往世特达之士 比干、夷 齐、鲁连、郑康成 之伦,庙祀犹在有特豚鱼菽之祭,为之祭文可也。”
    沙汀 《还乡记》四:“免得拖死了连祭文都不好写。”

国语辞典

祭文jì wén

  1. 祭祀时所诵读的文辞。如唐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网络解释

祭文 (文体名)

祭文,文体名。 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同时祭文也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是供祭祀时诵读的。它是由古时祝文演变而来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

祭文的字义分解

  • 祭 [ jì ] 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 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 2. 供奉鬼神或祖先。 祭祖。祭天。祭祀。祭灶。 3. 使用(法宝)。 祭起一件法宝。 祭 [ zhài ] 1. 姓。

  • 文 [ wén ]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 灿若文锦。 2. 刺画花纹。 文身。 3. 记录语言的符号。 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 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 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 文化。文物。 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天文。水文。 7. 旧时指礼节仪式。 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 文质彬彬。 9. 温和。 文火。文静。文雅。 10. 指非军事的。 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文言。文白间杂。 12. 专指社会科学。 文科。 13. 掩饰。 文过饰非。 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 一文不名。 15. 姓。

祭文造句

1、甘肃省委副*记、省长刘伟平恭读祭文,歌颂伏羲功德,感怀伟大祖国辉煌灿烂、悠深久远的文化积淀,传达羲皇儿女继往开来之志,祈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2、刘伟平恭读祭文,歌颂伏羲功德,传达羲皇儿女继往开来之志,祈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3、但中国有着深厚的哀祭文化,从诔文、哀辞到祭文,甚至碑、形状、墓志,都可以用来哀祭逝者。

4、今年清明没雨纷,扫墓短信提醒您:填土整坟祭先人,香火纸钱敬逝亲,祭祖防火要慎谨,祭奠方式可更新,敬献鲜花写祭文,环保扫墓情亦真。祝:清明节,亲在心!

5、9月24日,省委副*记、省长杜家毫在宁远出席乙未年公祭舜帝大典,恭读祭文

6、按照主持人引导的仪式程序进行祭奠,默哀、净盒、献鲜花、供奉糕点、恭读祭文、鞠躬,整个仪式庄严肃穆。

7、国酒文化研究会会长袁仁国作为主祭人恭读第十二届茅台酒节祭文

8、按照仿古礼仪,主祭官率众官进行了迎神、上香、颂祝文、行初献礼、献帛、诵祭文、行亚献礼、撒五谷、奠酒、送神、望燎、行终献礼等。

9、黄陵县长孟中华恭读祭文,最后,全体参祭人员向轩辕黄帝行三鞠躬礼。

10、伏维尚飨,尚飨!读完祭文,田伯光偷偷地擦着眼泪.

祭文的相关词语

【祭文】的常见问题

  1. 祭文的拼音是什么?祭文怎么读?

    答:祭文的拼音是:jì wén
    点击 图标播放祭文的发音。

  2. 祭文是什么意思?

    答:祭文的意思是:祭祀时所诵读的文辞。如唐韩愈的祭十二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