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 sān gōng

拼音
朗读yī guó sān gōng
注音
朗读ㄧ ㄍㄨㄛˊ ㄙㄢ ㄍㄨㄥ
词性
成语
繁体
一國三公
近义词
各自为政 各行其是 政出多门

一国三公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国三公yī guó sān gōng

  1. 一国之中有三个主公。比喻令出多门事权不一。

引证解释

  1. 一国之中有三个主公。比喻令出多门,事权不一。

    《左传·僖公五年》:“孤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唐•刘知几 《史通·忤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一国三公,适从何在?”
    《资治通鉴·东昏侯永元元年》:“一国三公犹不堪况六贵同朝势必相图乱相作矣。”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四回:“武夫当道势汹汹,一国三公谁适从。”

国语辞典

一国三公yī guó sān gōng

  1. 春秋时晋献公命士?为重耳和夷吾筑城士?敬守君命,但为免除后患,只得草率完工赋诗:「孤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典出《左传·僖公五年》。后比喻政令出于多门事权不统一,使人无所适从。

    唐·刘子元〈上萧至忠论史书〉:「十羊九牧,其命难行,一国三公,适从安在?」

一国三公的字义分解

  • 一 [ yī ]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 专一。一心一意。 3. 全;满。 一生。一地水。 4. 相同。 一样。颜色不一。 5. 另外的。 蟋蟀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算一算。试一试。 7. 乃;竞。 一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 统一。整齐划一。 9. 或者。 一胜一负。 10. 初次。 一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 国 [ guó ]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 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 2. 特指中国的。 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 3. 姓。

  •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 公 [ gōng ]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 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 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 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 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

一国三公造句

1、政出多门的近义词有各自为政、一国三公、各行其是。

2、一国三公犹不堪,况六贵同朝,势必相图,乱将作矣。

3、同时,还可免除“一国三公,民无所适从”的历史积弊,使国家和政党运行走入正常化轨道。

4、一国三公,谁都来罚款,谁都不解决问题。

5、那咱们三个总得有一人当‘老师’吧,不能一国三公,各讲各的让人无所适从。

6、罗家伦一度愤然辞职,“清华为教育、外交两部所共管,已有两姑之间难于为妇之苦,今更加以董事会,则一国三公,更有吾谁适从之叹矣。

7、政出多门的近义词有各自为政、一国三公、各行其是。

一国三公的相关词语

【一国三公】的常见问题

  1. 一国三公的拼音是什么?一国三公怎么读?

    答:一国三公的拼音是:yī guó sān gō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一国三公的发音。

  2. 一国三公是什么意思?

    答:一国三公的意思是:春秋时晋献公命士?为重耳和夷吾筑城,士?敬守君命,但为免除后患,只得草率完工,赋诗:「孤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典出《左传·僖公五年》。后比喻政令出于多门,事权不统一,使人无所适从。

  3. 一国三公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一国三公的近义词是:各自为政 各行其是 政出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