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 àn

拼音
míng àn
注音
ㄇㄧㄥˊ ㄢˋ
词性
名词
近义词
远近 浓淡 黑白 虚实

明暗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明暗míng àn

  1. 亦作“明暗”。明与暗;明显与隐晦。比喻政治清明与黑暗。喻指聪慧或愚昧。比喻真假;是非。

引证解释

  1. 亦作“明闇”。

  2. 明与暗;明显与隐晦。

    《汉书·刘向传》:“由是观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汉•王充 《论衡·答佞》:“深谋明术深浅不能并行明暗不能并知。”
    晋•张华 《答何劭》诗之二:“明闇信异姿静躁亦殊形。”

  3. 比喻政治清明与黑暗。

    《汉书·终军传》:“夫明闇之徵,上乱飞鸟下动渊鱼。”

  4. 喻指聪慧或愚昧。

    宋•欧阳修 《为君难论下》:“此非听言之难在听者之明暗也。”

  5. 比喻真假;是非。

    《西游记》第九五回:“﹝后妃等﹞一个个上前拜告道:‘望圣僧救得我真公主来,分了明暗,必当重谢。’”

国语辞典

明暗míng àn

  1. 物体因受光、不受光而有亮面和暗面由于明暗的感觉才造成视觉上的立体感。

    如:「这屋子的采光不错明暗适中。」

网络解释

明闇

拼音: míng ān

注音:ㄇㄧㄥˊ ㄢ

繁体:明闇

义同"明暗"。用来描述由光线的强弱所造成的可见度的高低情况。

明暗的字义分解

  • 明 [ míng ] 1. 亮,与“暗”相对。 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 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 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 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 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 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 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 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 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 明代。 11. 姓。

  • 暗 [ àn ] 1. 不亮,没有光,与“明”相对。 黑暗。暗淡(a.不光明;b.喻景象悲惨)。阴暗。暗无天日。 2. 不公开的,隐藏不露的。 暗藏。暗号。暗杀。暗娼。暗沟。暗含(做事、说话包含某种意思而未明白说出)。暗流(a.流动的地下水;b.喻潜伏的思想倾向或社会动态)。明察暗访。 3. 愚昧,糊涂。 暗昧。暗弱(愚昧软弱)。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明暗造句

1、但是,黑白电视只能播送出明暗相间、亮度不同的画面,却不能反映出五光十色的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

2、夜凉月色苦,良宵酒醒梦归处,浅灯明暗处,岂让香枕自孤独,一缕幽情入,歉意只向痴人诉。遇到你是我今生最美丽的幸运,拥有你是我最奢侈的幸福!912就要爱,爱你一生,痴心永不改!

3、乔仔像只等待小虫的杜鹃鸟,看着将军,他的眼睛在他消瘦黝黑的脸上显得明暗分明。

4、形体就是组成建筑形象的点、线、面,体按照所谓的形式美的法则如主从、比例、尺度、对称、均衡、对比、对位、节奏、韵律、虚实、明暗、质感、色彩和光影等构图规律,并综合运用他们,造成既多样又统一的完整构图,显出图案般的美和有机的组织性,并取得某种风格。萧默

5、本实验采用明暗箱被动回避反应和穿梭箱条件性回避反应测定,探讨了铅对大鼠学习与记忆的损害作用。

6、长篇小说《路边草》(1915)和《明暗》(1916)是夏目漱石晚年的主要创作,后者未完而辍笔。

7、“老鸟们”知道,出片的时候一般是一早一晚,因为此时光线角度低,使得山峦、树林有明暗层次。

8、结合在一起,并且进行了日本本土化处理,嵌入自己的故事主线,明暗两条线索叙事,黑衣组织和零散案件穿**行,又相互关联,可以说编织了一张很大的故事网。

9、压井就在院里的柳树下,金色的阳光从碧绿的树叶缝里投下一片明暗的阴影,花花搭搭的落在胖大嫂和何大军身上。

10、如《临江会》中周瑜欲杀孔明反被孔明暗算,其脸色时而变红,时而转紫,时而变青,最后口吐鲜血,脸色又从青变灰。

明暗的相关词语

【明暗】的常见问题

  1. 明暗的拼音是什么?明暗怎么读?

    答:明暗的拼音是:míng àn
    点击 图标播放明暗的发音。

  2. 明暗是什么意思?

    答:明暗的意思是:物体因受光、不受光而有亮面和暗面,由于明暗的感觉才造成视觉上的立体感。

  3. 明暗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明暗的近义词是:远近 浓淡 黑白 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