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描写“春分”的词语

共 55 条词语

春分词语列表
  • 回归年

    huí guī nián

    太阳年。地球由春分点出发回至原点所需时间。一回归年等于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查看详情]

  • 白板

    bái băn

    ①.麻将牌中牌面仅画一方形框,而无其他色彩或图案者,称为「白板」。②.一种药剂。能抑制中枢神经,商品名是「诺米那克斯」。药效力强,毒性低,易成瘾性,具有镇静、催眠作用。青少年或有滥服,以代替取得不易的麻醉品。若服量过度将导致呼吸困难、发冷、休克甚至死亡。③.一种黑板。以白色颜料制成,用奇异笔代替粉笔书写。[查看详情]

  • 赤气

    chì qì

    ①.红色的云气。古代以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之日观云色,谓赤色者主兵荒。见《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汉郑玄注。后因以赤气为兵灾之象。②.红色的云气。传说谓帝王的祥瑞。旧史稗说中每载帝王降生或所处之地有赤气出现。③.炎暑之气。[查看详情]

  • 春意阑珊

    chūn yì lán shān

    春天的景象衰败凋残。指春天将尽。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也作「春事阑珊」。[查看详情]

  • 鸟星

    niăo xīng

    指南方朱鸟七宿。语出《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孔颖达疏:“鸟,南方朱鸟七宿。殷,正也。春分之昏,鸟星毕见,以正仲春之气节。”[查看详情]

  • 鼓甲

    gǔ jiă

    ①.鼓动鳞甲。②.裂开种皮。[查看详情]

  • 春分

    chūn fēn

    二十四节气名称之一。国历三月二十或二十一日,太阳直射赤道,这天昼夜长短平均,以后昼渐长,夜渐短。[查看详情]

  • 春山如笑

    chūn shān rú xiào

    形容春天的山景如微笑般明媚动人。[查看详情]

  • 司历

    sī lì

    ①.亦作“司历”。②.掌管历法之官。③.掌管时历。[查看详情]

  • 四离四絶

    sì lí sì jué

    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天合称四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合称四絶。旧时星相术士以为忌日。[查看详情]

  • 青气

    qīng qì

    ①.青色的气体。②.青色的云气。③.谓春天的气氛。④.植物散发出来的气息。⑤.怒气。[查看详情]

  • 二分之祭

    èr fēn zhī jì

    古代帝王祭日、月的典礼。[查看详情]

  • 桃李争妍

    táo lǐ zhēng yán

    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天明媚美丽。明·无名氏也作「桃李争辉」、「桃柳争妍」。[查看详情]

  • 春光漏泄

    chūn guāng lòu xiè

    本指柳枝色呈青绿,显示春天来到的讯息。语本唐·杜甫〈腊日〉诗:「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后比喻男女私情泄露出来。清·洪升。[查看详情]

  • 百花争艳

    băi huā zhēng yàn

    各种各样的鲜花争美斗艳。比喻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互相媲美。[查看详情]

  • 雨丝风片

    yǔ sī fēng piàn

    细雨微风。多指春景。[查看详情]

  • 恒星日

    héng xīng rì

    地球自转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或春分点两次经过同一子午圈所需的时间,也就是某一个恒星两次经过同一条子午线所需的时间。一个恒星日等于23小时56分4秒。[查看详情]

  • 裨笠

    bì lì

    ①.亦作“裨苙”。②.鸟名。即鵧鷑。亦名鹎鵊。似鸠,身黑尾长而有冠。春分始见,凌晨先鸡而鸣,其声“加格加格”,农家以为下田之候,俗称催明鸟。[查看详情]

  • 祭日

    jì rì

    古代重要祭礼之一。天子于每年春分设大坛祭祀日神。[查看详情]

  • 双柑斗酒

    shuài gān dǒu jiǔ

    二蜜柑和一斗酒,为游春时所携带的酒食。后泛指游春。[查看详情]

  • 分至

    fēn zhì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查看详情]

  • 大年

    dà nián

    ①.高年,年纪大。②.农历新年。[查看详情]

  • 中节

    zhōng jié

    ①.音乐合于节拍。比喻为适中节度。②.中的、确著。[查看详情]

  • 节气

    jié qì

    代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的位置。每十五度设一个,共有二十四个节气,两个节气间平均差约十五天,但因地球绕日速度随距日远近而变,所以节气间距略有不同。古代天文家以二十四气分配十二月,在月首的称为「节气」,如立春、清明,在月中的称为「中气」,二者又通称为「节气」。[查看详情]

  • 四离

    sì lí

    ①.作诗的四种避忌。②.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天的合称。详“四离四絶”。[查看详情]

  • 春色撩人

    chūn sè liáo rén

    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查看详情]

  • 信禽

    xìn qín

    来去有定时的候鸟。通常指雁而言。[查看详情]

  • 朝日坛

    cháo rì tán

    古代帝王祭日的地方。[查看详情]

  • 红情绿意

    hóng qíng lǜ yì

    指艳丽的春日景色。[查看详情]

  • 日坛

    rì tán

    旧时祭日之处。在今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东南。明嘉靖九年建。明清二代均于每年春分日遣官致祭,清制遇甲丙戊庚壬年由皇帝亲祭。参阅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礼义·日月坛》、《清会典事例·礼部·中祀》。[查看详情]